曾国藩本人曾在演奏中称赞“润芝(胡林翼)的才华是国藩的十倍”。曾国藩还表示,胡林翼的功绩在于“变风气第一,荡平领土二千里”。
胡林翼是湘军集团中仅次于曾国藩的二号人物。他不仅是湘军大佬,也是湖北省绿营的指挥官。他能文善武,懂经济,善于管理政治。他和曾国藩、左宗棠被历史学家称为清朝“中兴三大臣”。晚清时期,人们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是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曾任御史的晚清名士慈明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光照不遗,固中兴一流”。曾写过《湘军志》的晚清大学学者王凯运说,“中兴之业,基础来自胡”,沈卓然认为胡林翼应该是同治中兴的第一名。《清史稿》评价他:长于综核,干济冠。
曾国藩本人也在演奏中称赞“润芝(胡林翼)比国藩强十倍”。曾国藩还表示,胡林翼之功在于“变风气为第一,荡平疆土二千里次之”。晚年,李鸿章与人谈旧事,常挂在口边的是“先师曾文正公”和“前辈胡文忠公”(胡林翼死后的“文忠”)。清人唐文治在《胡文忠公语录序》中对胡林翼有两句恰当的赞美:“这其量,江海之量;这颗心,江海之心。“《清史稿》也高度评价了胡林翼在知才、爱才、用才等方面的过人之处,称他“以诚为本,因材而造,多以名”。
胡林翼在后人中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他壮年早逝,才华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兴三大臣”中,曾国藩享寿61岁,左宗棠73岁西归,而胡林翼只活了49岁。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胡林翼不死,成就不在曾国藩之下。
胡林翼出身书香门第,颇有家资,年轻时放荡不羁,常寻花问柳,目空一切。他的父亲胡达源深感忧虑,强迫他努力学习圣贤之书,常常为此掀起怒火。后来,胡达源别无选择,只能把恶子送到好朋友、两江总督陶舒的幕府,让他好好领教领教“军管”。没想到胡林翼到了江宁(南京),一点也不收敛,依然走自己的路,风流依旧。两江总督陶舒严禁僚属酒色荒嬉,但只对胡林翼网开一面,还毅然将爱女许配给他,陶夫人再怎么反对也无济于事。当时,胡林翼沉迷于南京的山川,流连忘返秦淮河畔和钓鱼巷时,有人告诉陶舒。出乎意料的是,陶舒说:“润之(芝)的才华将是我每天勤劳的十倍。后来,他将没有时间玩得开心。这时,阿姨放手了。(黄军: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花与人圣庵记忆》,第434页)
更有趣的是,在新婚之夜,每个人都找不到新郎官员胡林毅的影子。原来他一个人跑出去喝酒,喝醉了。这一次,陶夫人更生气了,抱怨陶舒看着别人,选择了这样一个混蛋的女婿,错过了女儿的生活。陶舒回答说:“这是一件珊瑚连的工具,将来会成为一件大事,年轻的放纵,不够深的责任。他现在不玩了,当国家材料,他没有时间玩。”
胡林翼
有一次,胡林翼陪岳父陶舒请当地名人吃饭。晚宴上,他畅所欲言。不管谁和他争论,他都会被他嘲笑甚至嘲笑。结果,他被岳父骂为“浮萍耳朵”。从那以后,他回头看,开始努力学习。第二年,他参加了高中考试,第三年,他只有25岁。
【能胜曾国藩十倍】湘军二号人物:胡林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