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冯玉祥与国民军:冯玉祥从此成为北方的重要势力

1924年10月24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在北京政变后,他们的军队组成了国民军。

虽然国民军只存在了两年多,但在1925年~1927年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冯玉祥和国民军代表了当时摇摆在中间的军政力量,其背对北伐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冯玉祥国民军的参与和支持,北伐战争的胜利。

1928年7月2日,冯玉祥的辉煌人生并不陌生,他被《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

《时代》周刊关于封面人物冯玉祥报道的开场白如下:

“他站了6英尺高。他不是一个瘦弱的黄种人,而是一个头魁梧、青铜皮肤、善良的虔诚基督徒、神枪手、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军队——19.5万人的主人,他手里拿着圣经或口袋里。今天,这样的人是中国最强的人之一:冯玉祥元帅。”

[img]126753[/img]

冯玉祥非常聪明,训练技巧非常实用。

他的做法是土法上马,训练而不是训练官员。军官从行军中提拔,使士兵更加团结,易于管理。

冯没有政治纲领。按照“真爱国,真爱民”的原则,他强调了两点:一是“爱民”,二是“官兵待遇平等”,这是普通人和士兵很容易接受的简单道理。

此时,国民军的力量迅速扩大,其主要干部队伍也形成。

国民军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的军队。宣布北伐胜利后,国民军被编成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

如果你看看当时国民军的照片,你会发现他们的高级将领都是粗衣无味的食物,大部分都是以廉洁奉公的形象展现出来的,比如宋哲元、赵登禹,很难和普通士兵区分开来。冯玉祥本人不穿将军服,一直是二等兵的服装,和朱德一样简单。

看看北京时代国民军的上层,可谓星云集,群英云集。

国民军的主要力量是国民军第一、2、三军,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军被称为三巨头,冯成为西北军的灵魂,也有一些巧合。

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一军是未来西北军的核心,源于第十六混成旅。他的下属中有许多后来成名的将军,如鹿钟林、宋哲元、孙连仲、冯安邦、韩复举、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孙良诚、梁冠英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来自冯玉祥的亲兵,例如,韩复举是他的守卫,冯安邦是冯玉祥当营长时招募的士兵。

冯从一个不懂大字的行军中提拔将军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人看不见他。这些人后来被封为新疆官员。虽然他们的文化不高,但他们根本不含糊地管理地方政治。

后来,西北主流将领大多来自第一军。

胡景翼的第二军仅次于冯,从反陆建章开始,与冯玉祥(陆建章与冯玉祥有亲戚关系)有着深远的矛盾。

胡景翼的干部队伍来自胡早年在自己家里举办的“华山聚义”。后来,华山聚义派也有很多名将,如井勿幕、邓宝珊、续范亭、岳维军、董振堂、高桂子等。

胡本人是老同盟会员,胆大心细,政治手腕高超,要说西北军能与冯玉祥媲美,就是他。

孙岳的第三军实力并不弱,但后来西北军却默默无闻,这与孙岳本人的性格有关。孙的祖先是抗清名将孙承宗。他是袁崇焕的主人。他的名字还有一个“岳”字。他的下属认为他是岳飞和岳鹏的流动。这些奇怪的联系给他的平白增添了很多威望。

但孙岳本人与其说是政治人物,不如说是武林豪侠。

孙岳的工作有点极端。当他年轻的时候,他看到一位老人被欺负了。他忍不住说,他拿着刀打抱不公,并声称如果他拒绝拔刀帮忙,他会杀了老人。

结果,他飞檐走墙杀死了老人的敌人,但人们对他的恩人犹豫不决。

冯玉祥称孙岳为“孙二哥”——孙是山东人,山东出武二郎,所以他很乐意被称为二哥。孙岳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img]126754[/img]

孙岳的“318”悲剧(记得刘和珍军吗?)他觉得国家的形势很渺茫,愤怒地辞职了。后来,虽然他仍然忠于跟随冯玉祥到西北,但他不想听到国家的声音。他很快就以治疗疾病为借口去了上海。据说他开了一家武馆。

孙岳的主要干部是徐永昌,他是一位善于跳舞的长袖老将。后来,他成为蒋介石政府的军令部长和国防部长,曾经比冯玉祥更出名。徐永昌将军是日本投降时代代表中国签署的。

还有,庞炳勋。

关于孙岳,有一段时间他号召杀富济贫,被怀疑是共产党。冯玉祥一句话就解围了他:“有一天共产党抽两两大烟土吗?”

国民军序列中还有一支短命的东北国民军,那就是郭松龄的军队,他在冯的支持下倒奉失败,这支国民军很快就消失了。

只有魏毅是他的遗产。魏不出名,但继承他的两个人就出名了。一个是“郝拼命”郝梦龄,另一个是“刘抓瞎”刘家麒。1937年,两位将军同时死于忻口与日军的恶战。

虽然他们不是西北军,但他们也与西北军有着特殊的关系。

当时,中国两位半军事家之一的“杨大炮”杨杰在西北军幕上也是蒋介石的义兄——亲日派头子黄福,这些都是南方派来的。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因“倒戈”行为而被北洋人物所不允许,在政治上非常孤立。

国民军第一军控制着北京,因此为奉系所嫉妒而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该部门占领的土地大部分贫瘠,经济非常困难,由于李景林占领的直隶保大地区,与国民军第二军的土地隔离,在战略上处于不利地位。

@ 国民军缺乏对外港口,不能从海上补充急需的军火。

@ 冯玉祥与张作霖竞争中原。同时,出于对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肤浅理解,冯玉祥只能靠近国民党,摆脱自己在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北伐战争的趋势是国共军民血战的结果,但也与国民军在北方的合作有很大关系。北洋集团的分化为北伐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国民军位于西北内陆,没有海上补给武器的来源。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它只能从相邻的苏联找到方法。

冯玉祥对苏联有一定的看法,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和外蒙古的控制不满。

@ 冯玉祥在这里接近苏联的目的,完全是出于意识形态。

而且冯玉祥早在1925年就开始雇佣苏联军事顾问来帮助他的下属。

五月初,第一批苏联教官组抵达张家口,在国民军第一军工作。一个月后,另一组顾问被派往国民军第二军。

鉴于冯玉祥的国民军将与奉系军阀展开决战,苏联政府甚至特别派遣了在苏联国内战争中担任西南战线指挥官的叶戈罗夫来华担任驻华武官,以便在附近协助冯玉祥的国民军。


冯玉祥与国民军:冯玉祥从此成为北方的重要势力冯玉祥与国民军:冯玉祥从此成为北方的重要势力

,,

  • 谁是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的生活简介
  • 简介 清学士胡达源(1777-1841)。字清甫,号云阁,湖南省益阳县(今属益阳市赫山区)人。清中兴名臣胡林翼的父亲参见了《清...

  • 冯玉祥离奇之死:儿媳在书中披露冯玉祥的死因
  • 冯玉祥的一生值得称赞。他参与了中华民国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晚年,他在美国发表了许多公开演讲,谴责美国政府帮助蒋介石...

  • 最神奇的胡林翼:诬陷他的人在举报前死亡
  • 晚清时期,太平军横扫中国,八旗子弟的酒囊和饭袋。朝廷只能让汉人建立地方武装,维护清朝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

  • 影响一代王朝兴衰的著名大臣胡林翼:出师未捷先死
  • 整个清朝只有200多个人获得了死亡头衔,水平应该很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个死后的头衔也很精致,比如从文字开始,从武术...

  • 揭露冯玉祥的死亡:是暗杀还是事故?
  • “1948年7月31日,我们秘密离开纽约,8月中旬抵达埃及亚历山大港时,发现一艘国民党军舰停泊在那里,引起了父亲的警惕。爸爸不...

  • 晚清名臣胡林翼: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都很有名,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摧毁洪杨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