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奸臣严嵩的争议:严嵩执政初期值得称道

在人们的印象中,严嵩是一个典型的白脸奸臣。《明史》把他列为奸臣传,被后世文人鄙视。严嵩当政期间,明朝内忧外患,形势急剧下滑。他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他的腐败和贿赂在历史上也很少见。然而,有些人认为严嵩最多只能被称为权臣。他的失败是明朝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是什么?

严嵩(1480-1566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江西分宜人,字唯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门朝政20多年。明代宗教信奉道教,一心炼丹,荒于政事。严嵩投其所好,侍奉虔诚,善于写应制文词,颇受青睐,因此被任命为内阁首辅。在执政期间,他善于弄权,卖官,网罗党羽,贿赂公行,当时朝中大部分大臣都投靠在他的门下。当时鞑靼人答汗多次南侵,北方军情十分紧急。嘉靖29年(公元1550年),我带领军队直奔北京,但严嵩党羽将军仇鸾不敢出战。严嵩谎称鞑靼人“吃饱了就走”,坐视不问,导致鞑靼人坐大。

可以说,严嵩在当政20多年的时间里,一手遮天,全世界都有权势。直到嘉靖末年,御史邹应龙和林润才抓住机会弹劾他们的儿子严世蕃。结果严世蕃被杀,严嵩也被革职,从此失势。

据说严嵩被革职后,朝廷检查了他的财产。结果发现有32万黄金、200万白银、几十栋良田美屋,说明他腐败了,这大概是他被后人唾骂的重要原因。1566年,87岁的严嵩在家乡悄然去世。

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对严嵩的评价应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事实上,在他工作的早期阶段,他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嘉靖初年,他担任国子监祭酒,在任期间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包括增加国子监诸生的生活补贴,建议停止捐银买卖监生、头衔等。作为一名经宴讲官,他还可以用儒家所倡导的观点来说服嘉靖皇帝。

也有学者对此后严嵩的专权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指出,事实上,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职务后,明朝内阁首辅权并不大。根据《明史·严嵩传》的记载,严嵩担任首辅后,“虽然皇帝非常亲吻宋,但他不相信自己的话。他一个接一个地取决于别人,或者表现出异同,想杀死他的势头。这说明当时的嘉靖皇帝虽然居大内,却紧握着皇权。王世贞的《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也说:“(世宗)晚年虽不御殿,但批评顾问,日无止境;所以,虽然深沉沉默,但放松操纵,威柄不移。因此,严嵩“窃取威柄”的可能性很小。有一次,严嵩的亲家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想当官部尚书。虽然严嵩一再恳求,但世宗只让欧阳当了半年官部尚书,就罢休了他。可见,严嵩即使想安排孩子的亲家也不容易,更不用说控制朝政、结党营私了。

此外,由于当时嘉靖皇帝崇拜道教,力赞玄修、献青词几乎是当阁臣的必要条件,“奉承”、“媚”是阁臣们的共性,严嵩并不一定比其他阁臣更奉承。相反,在某些事情上,他往往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例如,世宗居住的西苑永寿宫发生火灾,世宗计划重建宫殿。考虑到世宗久不上朝,严嵩又花了很多钱,不同意重建宫殿,而另一位阁臣徐阶则尽力主张重建。在这件事上,当时很多人都同意严嵩的意见。在分析世宗宠信严嵩的原因时,《明史纪事本末·严嵩用事》说:“情嵩真的能做皇帝;皇帝以刚,松以柔;皇帝以骄,松以谨;皇帝以英察,松以朴实;皇帝以独断,松以孤立...怀疑之主喜欢用温柔的大臣。可见,严嵩能真诚地受害者,没有二心,才能赢得皇帝的信任。

在严嵩的家乡,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农民,人们仍然认为严嵩最多只能称之为“权相”,而基本上不是“好臣”。在谈到他的“过错”时,也多认为主要是儿子严世蕃得罪了别人,才造成灾难。此外,据说严嵩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不奢侈腐化,而且非常“节俭”。与此同时,他做好事很好。从嘉靖23年到35年的10多年里,他先后在宜春和分宜县捐款修建了四座石拱桥,共花费了3万或4万两银子。此外,他还投资修复分宜县等。

尽管严嵩在政治上存在许多争议,但其文学才能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据说他小时候很聪明,从小就有出众的文辞。八岁时,他背诵了书史和句子。据《严氏族谱》记载,严嵩读私立学校时,经常与老师和叔叔对联,其中包括“手持屋柱团团转,脚踏梯步高”、“七岁的孩子在老之前被称为阁老,三十多岁的叔叔没有天赋,但他是一名学者”等等。因为他的非凡语言,他被称为神童。他在24岁时被学者录取。很多人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指出,严嵩不能因人而废文。明代古文运动领袖李梦阳评论他的诗“达达人之词,淡者之词”,称他为“淡石潭翁”。他的《钱山堂集》存在于清代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中。在评价《钱山堂集》时,他认为“孔雀虽然毒,却掩不住文章”。明朝作家王世贞的生父被严嵩伤害了。可以说他和他有着不同的仇恨,但他也非常肯定严嵩的诗歌,本着“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文不能废句”的精神。

作为明朝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严松的一生值得研究。虽然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他是权臣或奸臣,但历史人物总是有不同的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在严松的评价中争论的原因。


奸臣严嵩的争议:严嵩执政初期值得称道奸臣严嵩的争议:严嵩执政初期值得称道

,,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如何爬上高位的?又是怎么死的
  • 刘瑾据说是明朝最富有的宦官,刘瑾以“贪”字留在人们的印象里。那史上刘瑾这位专政的太监,除了“首富”和“立皇帝”这样的事迹,...

  • 【戚家军】盟主戚继光斩3万日寇不开心 只愿海波平
  • 戚继光根据日本海盗作战的特点,创造了适合攻防的“鸳鸯阵”战术。他以11人为一队,配有盾、矛、枪、狼、刀等长短兵器。他在...

  • 唐朝著名大臣李泌:四朝元老每当成功就退出朝堂
  • 自古以来,官场的水一直深不见底。许多从政多年的老官僚不可避免地会在阴沟里翻船。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虽然他多次...

  •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被杀时只有14岁
  • 权臣是指有权势的大臣,是指掌权专横的大臣。历史上,赵高、霍光、董卓、曹操、司马师、刘裕、杨坚等权臣层出不穷,大名鼎...

  • 揭秘: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

  • 古代官员财产公开:严嵩抄家20年,财产记录6万字
  • “官员财产公开”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早在中国古代,一些官员就公开了他们的财产。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