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是指有权势的大臣,是指掌权专横的大臣。历史上,赵高、霍光、董卓、曹操、司马师、刘裕、杨坚等权臣层出不穷,大名鼎鼎。一般来说,权臣在官场经验多年,政治手段强,经验丰富,年龄长。南北朝北齐时期,有一位名叫高燕的权臣。他十几岁时就专横朝野。后来,他失败了,死时只有14岁(按:虚拟年龄)。他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
高燕(558-571),字仁威,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第三个儿子,北齐后高纬的弟弟,胡氏的生母。高燕从小就很聪明,性格狡猾,很受父亲的宠爱。清河四年(565年)四月,高湛禅位,王子高纬即位,为后主。表面上看,高湛虽然退居二线,成为享受幸福的太上皇帝,但实际上,“名字虽然不一样,政府还是自己出来的”(《北齐书·后主本纪》)和“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北齐书·武成帝本纪》)仍然控制着北齐的权力,而高纬实际上是傀儡。在此背景下,高燕开始高调进入政坛。
高燕九岁初封东平王,随后一路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道大都督、领军将军、领御史中成、迁司徒、尚书令、将军、记录书事,成为掌握军政大权、代父行职的风云人物。处理政务时,老成决定让一干王公大臣无所畏惧。这时,他才十一二岁,成了北齐的权臣。有父亲支持他,高燕年纪轻轻就傲慢傲慢,一是摆谱,“在宫中,坐在含光殿里以视事,所有父亲都崇拜”;二是逾越,“像器服玩饰,都和后主一样,所以必须全部给予。...后主先得新奇,属官工匠必得罪。即便如此无礼,“太上,胡后犹觉得不够”(《北齐书·高燕传》)。
[img]119386.jpg' />
高燕性格坚强。例如,他经常患喉病。医生给他打针时,他“张眼不瞬”,眉头不皱,眼睛不眨。他很有男子气概。当时,高纬已经当皇帝好几年了,但高燕看不起皇帝的哥哥。高燕经常告诉父亲,高纬很懦弱,以后不能指挥。高湛认为高燕“当有所成”,甚至一度“以后主为劣,有废立意”(《北齐书·高燕传》),想废掉高纬,另立高燕为皇帝。后来在群臣的劝诫下,高湛才放弃。
有父亲盖着,宠着,高似是不可一世的一号人物,连高纬都要靠边站。高湛一死,高燕就失去了靠山。高湛在天统四年(568年)十二月去世,这对高湛来说就像晴天霹雳。高纬亲政后,对高燕还算不错,改封高燕为琅邪王,并继续加封其官职,次年高燕十二岁就成了大司马。事实上,如果高燕停下来,或者安心辅助,或者急流勇退,也许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但他只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主人。
武平元年(570年),发生了一件事,让高燕陷入了困境。当时,高似见大臣、士开、罗提婆等人奢侈肆虐,大兴宅第,十分不满,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两人私下讨论,郎邪王高燕的眼睛闪闪发光,能看穿人的内脏。刚才他只是和他打交道,紧张得浑身出汗,在天子面前演奏事情也不是这样。事件发生后,两人“从是忌之”(《北齐书·高宛传》),开始忌恨高宛。高燕虽然身份高贵,但却招惹了恶棍,而且是皇帝身边的恶棍,他们能放过他吗?
果然,厄运来了。武平二年(571年),高纬下令高宛入住北宫,要求他五天一次,很快就让高宛成为太子太保,所有剩余的工作都解除了。然而,他也是中成和京师的督察,意在“搬出去,然后夺取他的军权”。高纬这一举动,显然是和士开的想法。了解真相后,高燕告诉侍中冯子聪要杀和士开,冯子聪也想废掉后主,立高燕为帝。随后,高燕指示人们弹劾和士开,并通过欺骗手段得到了高纬的同意,并矫诏蒙骗了领军社狄伏连。第二天,高燕派人将和士开捆送给御史。随后,高燕指派冯永洛在御史台杀死和士开。
和士开是当代重臣,高纬宠臣,如此无缘无故地死去,高纬必须追究,后果非常严重。与其等死,不如一搏,参与杀戮的党徒强迫高燕把斗争打到底。高燕也想取代高纬,于是带领京畿道3000多名军士驻扎在高玮所外的千秋门。高纬大吃一惊,先是派人去召见高燕,然后向太后求助,都不起作用。@ 高纬终于找到了斛律光的救星。斛律光认为“小儿辈弄兵,与对手即乱”,没什么好怕的,劝高纬亲自出马,就能化解危机。果不其然,高纬一出现,高燕部众“黑心”(《北齐书·高燕传》),政变宣告失败。
从小就敢杀大臣,发起政变,显示出非凡的能力和勇气,这使得高纬本对高燕更加害怕。然而,高燕毕竟太年轻了。他就像一个被宠坏了,自视很高的幼稚孩子。一旦他遇到挫折,他就会崩溃。从此,高燕每天都躲在太后宫里。以“琅邪王聪明勇敢,今天无敌,观其相表,危非人臣”为由,大家都劝高纬杀死高燕,以绝后患。高纬犹豫不决,直到九月下旬才决定开始。“是夜四更,帝召似疑之。……仿佛走出了永巷,刘桃枝反接着他的手。...桃枝以手塞其口,反袍蒙头负出,到大明宫,鼻血满面,立杀之”(《北齐书·高燕传》),高燕十四岁。他的四个遗腹在出生几个月后被处死。一代权臣不但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还得到了一个断子绝孙。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被杀时只有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