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操在三国史上诡诈残忍:用[特务]的手段堪比明朝

明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明太祖朱元璋是否开创了秘密刺探新闻、监督员和人民的“特务制度”?事实上,这有点“抬举”朱元璋和明朝。读过《三国志》的人不难发现,魏国创始人曹操在三国时期设立的“学校事务”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工厂的特务机构。众所周知,曹操很怀疑,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为了及时掌握大臣和人民对他的忠诚,他们广泛地耳目一新,刺探隐秘,这也与他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心理非常一致。

据《三国志》报道,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三公之官)。建安三年后,回到许昌,初置军师祭酒(司空的僚属,也是曹操置官的开始)。后来又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官员“校事”,第一个校事的头目是卢洪、赵达。至于他们如何为所欲为,滥用权力,残害无辜,古籍中没有多少墨水,但当时军队里有句谚语:“我不怕曹公,但我怕卢洪。卢洪还可以,赵达杀了我。“这和明朝官员和人民听到魏忠贤和刘瑾的恶名时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曹操的“特务”是鬼见愁的人物。

曹操时期的法曹椽(相当于现任最高法官)高柔曾向曹操提出“校事”严重破坏朝政和制度的建议:“试着分职,各有所长。今天的校事,既不是居上信下的目的,也达到了等数以恨善作威福,宜检治之。曹操回答说:“卿知达等,恐怕不如我也。要能刺举和辨众事(凡事无大小都能侦察),使贤人君为之,则不能也。曹操说得很坦然,如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刺举”上,贤人君子能做到吗?这说明这些校事是在曹操的默许下行事的,但曹操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人看,至少没有把他们当贤人君子看待。这也是曹操对“特务”的态度与明朝统治者宠爱特务的最大区别,否则像高柔这样的正直法官也会被特务暗算。

曹操在三国史上诡诈残忍:用[特务]的手段堪比明朝

据史书记载,几年来,官民被校事刺探、秘密逮捕的案件数万起,高柔等人始终要求核对虚实,还民公道。从这些记载来看,曹魏的“特务”所陷害的“冤假错案”并不逊色于明朝东、西厂、锦衣卫所陷害的案件。在“特务”的设置上,曹操的后代和朱元璋的后代是一样的,越往后越猖狂。曹魏第四代曹芳接任时,校事的权力并不比明朝东西厂小。他们上察宫殿,下摄众司,法制于笔端,监狱在门下。直到司马氏专权后,考虑到校事都是曹魏老人,才下令撤销。


曹操在三国史上诡诈残忍:用[特务]的手段堪比明朝曹操在三国史上诡诈残忍:用[特务]的手段堪比明朝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