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是纣王的妃子,皇甫静说:“有苏氏美女。索隐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国语云:“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文献记载,殷纣王曾伐有苏,迫使有苏氏献妲己。可见妲己配纣王是无奈之举。由于封神演义的传播,人们一致认为她是狐狸精的转世。是女娲娘娘惹恼了纣王的轻薄,让狐狸精伤害了纣王,从而夺取了纣王江山的女妖,所以她其实是大家泄私愤的人物。后来妲己便成了狐狸精的代名词,至于红颜祸水也是这个意思。
纣王其实是个人物,史书上说他:帝纣资辨捷疾,闻得很敏感;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够远,言足够装非;矜人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都是出身之下。好酒,好酒,好酒,好酒,好酒。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声,北里之舞,席卷其中。厚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收获狗马奇物,充崖宫。益广沙丘花园平台,多取野兽八卦。慢於鬼神。沙丘上的大积乐戏,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罗相互竞争,为长夜饮。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周天才聪明,口才好,行动快,接受能力强,气力过人,可以徒手与野兽搏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建议,他的话可以掩盖他的错误。他在大臣面前吹嘘自己的才华,到处抬高自己的声望,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如他。他喜欢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爱妲己,一切都听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新的俗乐,北里舞曲,软弱的歌曲。他加重了税收,把鹿台钱库的钱堆满了,把巨桥粮仓的粮食装满了。他收集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殿,扩大了沙丘的花园平台,捕捉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并把它们放在里面。他傲慢而不尊重鬼神。他吸引了大量的戏剧音乐,聚集在沙丘上,用酒当池水,把肉挂起来当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追逐戏剧,喝酒,通宵达旦。
这样,妲己就是一个美女,而殷纣王就是一个喜欢美女的昏君。妲己只是一个喜欢美的女人。俗话说:女人没有美恶,入宫见嫉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妒。妲己只是个女人。她所想的只是为了迎合国王的意图。自古以来,班君就像一只老虎。至于扰乱殷纣王的国家,其实是纣王本人。她想起了花蕊夫人的诗:“国王的城市竖起了旗帜,我从深宫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把妲己当红颜祸水,其实是无能男人的挡箭牌。事实上,根据现有的甲骨文献,妲己的恶行没有记录,只有纣王的恶行记录。妲己晚年只是纣王的伴侣,没有恶行。而且丑化妲己是周王朝的宣传策略,目的是自己征服殷纣王的合理性。
纣王好色乱国,怪自己。九侯有好女人,入之纣。九侯女不是暴怒的,而是暴怒的,而是暴怒的。这是纣王的活动。如果你不配合淫乱,你会杀了你,甚至和你的老父亲在一起。在这样的淫秽下,有忠臣义士吗?
殷本纪最后说:周武王随后率诸侯伐纣。周还发兵距离牧野。甲子日,周兵败。纣走进,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意思是周武王见时机已到,带领诸侯讨伐殷纣。周派兵抵抗牧野。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天,周的军队被打败,周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妲己又被周武王处死了。由此可见,妲己其实是殷纣王的代言人。既然纣王被埋在火海里,他必须找到一个罪魁祸首,妲己曾经和纣王一起作威作福。
一个男人把自己的千里江山处理得不好,一个女人不让自己的男人做事悠闲,没有不败之地。妲己跟随纣王,享受着荣耀和财富,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处死了。
祸国女妖精:纣王最喜欢的妲己是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