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最牛女的诉讼师:20字打赢官司,赚3000两银子

在中国古代,律师被称为诉讼者。诉讼者是为诉讼者提出建议,以写状纸为职业的人,相当于履行当前律师的部分职能。

在中国古代,圣人认定诉讼本身是不应该发生的。孔夫子说:“听诉,我犹人也。必也使无诉!意思是主持审判,我和别人差不多,应该做的就是让诉讼无法发生。这句话后来成为儒家诉讼问题的目的。后代儒家出身的官员总是声称,官方的首要任务是“息诉”。然而,诉讼者为民间提供帮助诉讼者提起诉讼的服务,自然成为各级官员的眼中钉。

古代法律是根据儒家精神制定的,从不承认诉讼者的地位。在现代,大多数诉讼师的形象都是丑陋的。最典型的是清初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4次《伏威计胜金姐,圣贤教唆桑皮筋》中描述的诉讼师管圣贤。原文描述了他的能力:“枪刀不见铁,杀人不见血。打不见疼痛,伤寒不发热。毒口不见蛇,蛰尾不见蝎。痛苦不闻声,分离不见别。如果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政府衙门就不用设了。”

虽然在很多流传下来的故事中,诉讼师的形象非常难以忍受,但确实有一些诉讼师是私人实事:浙江湖州的女性诉讼师“青春痘妈妈”,曾六如的笔记《小豆棚》卷八,就是这样一位诉讼师。

疙瘩老娘是寡妇,也是著名的刀笔师。她的写作风格非常犀利。许多多年来没有结束的大案件可以通过她的纸和笔来扭转局面。她靠这种能力赚了很多钱。

古代最牛女的诉讼师:20字打赢官司,赚3000两银子

湖州有一个富裕的年轻媳妇,丈夫死后想再婚,但公公不允许,想强迫她守寡。媳妇向疙瘩老娘求助。疙瘩老娘要了一个字一百两银子,一共向她要了一千六百两银子,写了一个十六字的状子。状态是这样的:“十九岁,丈夫死了,没有孩子,翁壮丧偶,叔叔没有结婚。“这意味着媳妇只有19岁,丈夫去世了,没有给她留下儿子。公平是壮年。姐夫长大了,还没结婚。他们都是单身。

在古代,影响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她生了多少儿子。俗话说:“养儿防老。“如果你有儿子,即使你寡居,你未来的生活和在家的地位也会得到保障。无论从家庭因素还是经济条件等方面来看,没有儿子的女性守寡,未来的生活都没有任何保障。与此同时,家里的两个亲戚都是单身,按照当时的法律,公公和媳妇私通是死罪,弟弟娶寡嫂也是死罪。更重要的是,古代的治理理念是以德治国为基础的。这种乱伦案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因此,县官立即命令儿媳再婚。

还有一次,江北地方连年道歉,米贩纷纷到江南地方购粮。江南人怕米价高涨,禁止大米出境,导致诉讼。米贩还向疙瘩老娘求助,疙瘩老娘要了3000两银子,写了一张状子,第二天县衙门下令不要阻止粮食出境。那种状态写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列国分争,还有移民移粟;中国统一,何分江北江南。“战斗工整,讲道理透彻,真是令人惊叹。

由此可见,古代诉讼者的智慧不容小觑。在古代诉讼中,诉讼者有时可以独立,在案件的结果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然,这与当时诉讼程序不完整、供词重、调查轻、缺乏辩论程序密切相关。因此,在诉讼者的刀笔下,干坤的效果往往是由一个字决定的。(刘典)


古代最牛女的诉讼师:20字打赢官司,赚3000两银子古代最牛女的诉讼师:20字打赢官司,赚3000两银子


  • 为什么明朝会有诉讼职业?明清的诉讼师和现在的律师有什么区别?
  • 说到古代律师,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由酒井雅人、新垣结衣饰演《Legal High》可以说是一部好剧。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