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心高气傲,目空四海,除了大哥刘备,三哥张飞,他眼里几乎没有别人。
就连被列为五虎将领的黄忠和马超,关羽也非常看不起他们。他们羞于和他们在一起,嘲笑黄忠“只是一个老人”。他们对从未交过手的马超不满。他们多次抱怨要从荆州赶到西川与马超竞争。
然而,为了一个即将被处死的敌人将军,如此骄傲的关二爷低下了他高贵的头,保证了他的财富和生命。他跪下来求曹操不要浪费时间杀死忠诚的人。能让关二爷跪下来救他的人,他仍然是敌人将军。太神奇了。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太棒了。
他的名字叫张辽。是关羽除刘备、张飞之外最欣赏的知己。
只有这样,张辽在《三国演义》一书中的形象才能立刻伟大起来。他必须抬头看才能表达对他的尊重。但是,如果我们读完整部《三国演义》,我们就不得不钦佩关二爷对英雄的眼光。事实上,张辽后来的所作所为完全值得关二爷为他跪下。
被罗贯中愚弄,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总觉得只有刘备手下的五虎将领才配得上英雄。我天真地以为蜀国以外的将领都是老鼠。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觉醒,三国时期,真的是英雄辈出,不仅仅是“使君与操耳”。张辽,虽然就后人的影响力而言,很难看到关二爷的项背,但抛开所有的浪漫和后人的附会,张辽的忠诚和张辽独立的勇气并不逊色于关羽。即使从情商和政治大局的角度来看,张辽也远远优于关羽。
[img]123095[/img]
张辽作为吕布的下属,一方面忠于吕布,另一方面也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当他奉吕布之命兴不义之兵时,关羽小之以理,张辽自觉羞涩,退兵守义。白门楼的吕布成了曹操的囚犯,所以能打的吕布都吓尿了,经常向曹操摇尾乞求怜悯,但张辽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说:大丈夫死了,何饶舌也死了。虽然后来关二爷跪下求情,张辽没有成为陈宫那样慷慨死去的英雄,但张辽选择曹操这样的明主是明智的。
关羽自然对张辽有生命之恩。然而,张辽知道自己的好意,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回报了关羽的生命之恩。徐州沦陷后,刘关张的兄弟被曹军冲走,关公和刘备的家人被困在邳。这时,如果张辽没有在曹操面前尽力调解,就会促成屯土山约三事。孤立的关羽可能已经成为曹兵刀下的鬼魂。
在曹军将领中,张辽在军事上独立一面的帅才寥寥无几。当他奉命守合肥时,这一点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在与孙权的对抗中,面对几倍于自己的力量,张辽平静地指挥。作为一名将军,他优雅大方,很好地协调了自己与李典、乐进的矛盾,率先打败了孙权几次。逍遥津之战堪比关云长“洪水七军”的壮丽,是将张辽推向历史名将序列的封神一战。他以800名士兵突破孙权10万人,几乎生擒了碧眼贼孙权,堪称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如教科书的经典战例。经过这场战斗,张辽威震江东,名声大噪,“张辽止哭”,成了当时江东地区流传的一个故事。连江东的孩子都怕听到张文远的名字,这说明张辽威震逍遥津后给东吴带来了巨大的威慑力。
张辽的死为他忠诚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当曹丕征服孙权并战败时,他用自己古老的身体为曹丕挡住了一支箭。在那个时代,主要的死亡可以说是死亡和忠诚的。
纵观张辽的一生,堪可与关二爷相比,他完全配得上关二爷当初白门楼的那一跪。
张辽将军:让武圣关羽跪下求情的三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