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是个放荡的皇帝,即位后,朝廷的权力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中。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一个早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最大的王凤也被称为大司马和将军。王凤掌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子都非常傲慢奢侈。只有一个侄子王莽,他的父亲早逝,没有奢侈的习惯。和普通读书人一样,他做事谨慎,生活也比较节俭。据说王家子弟数王莽最好。
王凤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前后接替他做大司马,后来让王莽做大司马。王莽非常注重招人才,一些学者慕他的名气来投奔,他都收留了。汉成帝死后,不到十年就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时,才九岁,国家大事由大司马王莽决定。一些吹捧王莽的人都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请太后王政君把王莽封为安汉公。王莽什么也不接受封号和封地。后来,经过大臣们的一再劝说,他只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了。
公元二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多年来,贵族、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剥削农民,遇到灾荒,普通人活不下去,都骚动起来。为缓解人们对朝廷和官员的怨恨,王莽建议公众节约粮食和布料。他先拿出一百万,三十顷地,作为救济灾民的费用。一些贵族、大臣不得不一起拿出一些土地和钱。 太后将新野(今河南新野)的2万多顷奖赏给王莽,王莽再次拒绝。
王莽还派八位心腹大臣到各地观察风土人情。他们到处宣传王莽拒绝接受新野封地,说王莽是多么谦虚和谦虚。当时中小地主都讨厌并购土地的豪强。当他听说王莽连封给他的土地都不想要时,他觉得自己是个伟大的好人。王莽越是拒绝封杀,就越有人要求太后封杀他。据说朝廷有48万多名大臣、地方官员和平民要求加封王莽。有人还收集了各种歌颂王莽的文字,共有3万多字。王莽的威望越来越高。
别人越吹捧王莽,汉平帝就越觉得王莽可怕可恨。王莽不允许平帝的母亲留在身边,杀死了他叔叔家的人。汉平帝逐渐变大,难免背地说了些抱怨的话。有一天,大臣们为汉平帝上寿。王莽亲自献了一杯毒酒。毫无疑问,汉平帝接过来喝了。第二天,宫里传来话,汉平帝病重,几天就死了。王莽还假装哭了一场。汉平帝死时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从刘家的宗室里,王莽找到了一个两岁的小孩作为皇太子,叫做儿童婴儿。王莽自称“假皇帝”(假代理)。
一些文武官员想当开国元勋,劝王莽当皇帝。王莽也认为做代理皇帝比做真皇帝好。因此,一群吹捧的人创造了许多迷信的东西来欺骗人们。还发现了“王莽是真命天子”的书籍,在汉高祖庙里还发现了“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箱。一直以推让著称的王莽此刻不再推让。王莽去找太皇太后讨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大吃一惊,拒绝交玉玺。后来被迫无能为力,只好生气地把玉玺扔在地上。
公元八年,王莽正式就位为皇帝。这个国家被称为新的,首都仍然在长安。西汉王朝自汉高祖称帝以来,已经统治了200年,现在已经结束了。王莽是皇帝,打着复古重组的幌子下令改革。首先,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允许买卖;第二,奴婢被称为“私人”,不允许买卖;@ 评价物价,改革货币制度。
这些改革听起来都是好事。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很糟糕。在贵族和强者的反对下,土地重组和奴隶私属关系从一开始就无法实施;评估价格的权利掌握在贵族官僚手中。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投机和贪污勒索,这增加了人民的痛苦。货币制度已经改变了好几次,钱变得越来越小,价格变得越来越大,这实际上给普通人刮了一笔钱。农民不仅反对这种复古改制,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他。三年后,王莽又下了命令,王田、奴婢又可以买卖了。王莽还想通过对外战争来缓解国内矛眉,这引起了匈奴、西域和西南部落的反对。王莽还征用民夫,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员,加重对人民的惩罚。这样,农民就不得不站起来反抗了。
西汉末代皇帝和篡位者:刘颖和王莽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