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是西魏八大柱国将军之一,鲜卑化匈奴人的后裔,但他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历史上最好的岳父的称号。但谁会认为三位皇帝岳父的结局非常悲惨?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未能亲眼目睹女儿成为皇后。为什么独孤信选择自杀?这是什么样的历史?让我们看看。
根据史书记载,独孤信的死与一起“叛乱”案有关。556年,西魏权臣玉文泰死亡。他的儿子玉文觉得,在玉文护(玉文泰的侄子)的帮助下,他取代了西魏政权,建立了北周王朝。这种权力过渡似乎是稳定的,但实际上隐藏着深刻的矛盾。玉文泰死后,玉文护因继承人年轻而成为他的发言人,引起了其他柱国的强烈不满。
虽然宇文泰是权臣,但他必须在重大事件上与其他几个柱国讨论。西魏有点像以宇文泰为首,辅以其他几个柱国的联合政权。对于宇文护的执政,最不满意的是八柱国之一的赵贵,他是宇文泰的大恩人,当年宇文泰之能成为一把手,与他的支持密不可分。史书记载,“及孝闵帝即位,晋公护摄政,贵自以元勋佐命,每怀不幸,有不平之色”。
赵贵随时随地联系了党羽,准备谋杀宇文护。独孤信也是这些事情的知情人,但他并没有参与其中。应该说他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就在赵贵准备开始的时候,独孤信出面制止了。但事情还是泄露了,开府仪和三司宇文生一起告诉了这件事。当宇文护借赵贵入朝时,他逮捕并杀害了他,并免去了独孤信的职务。
然而,没过多久,宇文护就决定彻底解决孤独信。然而,鉴于孤独信的高度声誉,宇文护决定不披露他的罪行,强迫他在家自杀。无奈的孤独信不得不自杀,年满55岁。至于宇文护逼死孤独信的原因,编者独孤雁认为有三点:
一是主少国疑,建立权威。宇文护以宇文泰侄子的身份取得了摄政地位。他无法与独孤信、赵贵等柱国将军相比,无论他的成就还是名声。这时,宇文泰的幼子刚刚到位,主少国怀疑,政权不稳定。若几大柱国联合,很有可能推翻自己的摄政地位,甚至颠覆北周政权。宇文护为了建立个人摄政权威,自然要杀死不服从自己的柱国。
第二,割草除根,不留后患。纵观这起“谋反”案,赵贵是主谋,独孤信是知情人,而于金、李碧坚决站在于文护一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独孤信是知情人还是参与者都无所谓。他不支持自己,以后也不会反对。割草除根,独孤信一定要死。
第三,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不得不杀人。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玉文泰的长子玉文玉,玉文玉是北周皇帝玉文觉的大哥。此外,他还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朱国李虎的儿子和隋公杨忠的儿子。兄弟和岳父,这使得独孤信的身份更加特殊。此外,玉文护对玉文觉皇帝并不满意,并准备将玉文玉作为皇帝。如果这样的独孤信不会成为岳父,所以他会死得更多。
为了拯救他的家庭,独孤信毅然接受了死亡。从过程到结局,他的死有点像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元帅隆美尔。英雄走到尽头,虽然他还活着!
独孤信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三朝岳父独孤信选择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