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智慧在于韬光养晦,全身远祸。
刘文静和李靖都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一文一武,是首屈一指的英雄,但他们的结局却大不相同,一个被杀,一个晚年享受财富和荣耀。原因是什么?
刘文静是一名顾问,足智多谋。据说他应该比作为一名将军的李靖聪明,但他在气量上输了。这也是文人的共同问题。聪明是聪明的错误。他有谋事的天赋,却没有谋人的能力。他不能理解君主的诡计,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同事,但在危险的情况下不知道。他和裴寂原为好友,在太原协助李渊起兵,可谓开国元戎。但打下天下后封赏时,刘文静却远不如裴寂。刘文静认为自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少不比裴寂差,两人的简历差不多,有可比性吗?大家都差不多,为什么厚此薄彼?刘文静想不通,想不通也没关系,他却把气撒在裴寂身上。心里,你裴寂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靠和皇帝老子走得近吗?为什么要压我刘文静?于是,刘文静便发牢骚,使脾气,与裴寂作对,一种不合作水火不容的劲头,原来的一对朋友,成了死对头。裴寂何人?是李渊身边的近臣,也不是一个大气的人,心里说,你刘文静算老几,不是一个小顾问,竟敢和我争功过不去,我裴寂和皇帝有什么关系?和我斗?让你吃不下,兜着走!于是,就该刘文静倒霉了。
你想,这个裴寂随侍李渊左右,能给刘文静加上好话吗?此外,刘文静曾怂恿士兵强行胁迫李渊举事。当时,李渊坐在太原。虽然他有一颗寻求世界的心,但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当他们观察变化时,李世民和刘文静认为是时候开始军队了。李渊不同意,所以他使用了招聘,迫使李渊开始工作。虽然事情已经完成,但李渊什么也说不出来,但他对刘文静很不高兴。他怀疑,一直在担心。都是这样,你刘文静还不知道收敛,争什么功什么力?太没自知之明了。不知道,功劳越大,越容易招祸。如果刘文静聪明,他应该努力消除李渊的顾虑,夹着尾巴做人,厚结李渊周围的近臣,帮助自己说好话。也许他可以避免灾难。他不应该反对像裴寂这样的人。他的化友是敌人!
我们来看看李靖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李靖和刘文静也是朋友,还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也得罪了李渊,而且得罪得比刘文静大得多!在李靖跟随李之前,他利用书生的愤怒向杨光揭露了李渊父子的叛乱。后来,他让李渊知道他差点杀了他。多亏了李世民珍惜他,他是一名将军,保护了他。后来李靖保护李的父子打天下,带兵打仗不含糊,屡建奇功,确实是军事奇才。说明李靖不是武夫,不然怎么能赢得红佛姑娘的心,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和他一起夜奔?虽然他看起来有点生气,但他在大事上一点也不困惑。他头脑清醒,恪守为将为臣的职责,不参与派系斗争,不居功自豪。要说李靖为大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简直就是盖世奇功,其他文臣武将无法比拟。特别是他领兵以少胜多,临机应变,一举消灭了东突厥,消除了大唐的心腹之患。可以回到朝里,不但没有得到奖励,还被许多人弹劾。李靖有多聪明,他知道这些大臣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反对李靖?这些人还没有弄清楚圣意就这么做了!为什么?这还不清楚吗?我自己的功劳太大了,功高震主。人们不能奖励他们。我必须找到一些杀死你的错误力量!他知道功高震主的后果,面对大臣们的刁难,不去辩护,只是连连谢罪。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不仅得不到奖励,还低头认罪,普通人能想到吗?李靖知道真相,他知道该怎么办。封建专制社会就是这么奇怪。功臣立功,不能面露喜色,受委屈,也不能辩护,这样才能赢得皇帝的信任。像李静一样聪明,还有中唐时期另一位著名将军郭子怡等人。有时他们看到自己的功劳太大了。有些君主受不了。当他们的同事开始嫉妒时,他们会主动犯一些小错误,降低功劳,削减奖励,让每个人都有面子,可以接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平相处,保护自己。
由此可见,做人应该知道进退,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退也是进。退就是进。应该知道,树大招风。树秀于林,风必吹。只有隐藏自己的才能远离灾难。首先,我们应该拯救我们的财富和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做出贡献。古人早就知道这个道理,这是几千年来从无数血淋淋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古人的话有时候还是要听的。
因此,不要傲慢和傲慢。恶棍成功时猖獗,绅士谦虚。俗话说,海纳百川,宽容大。一个人的内容和修养可以从他平时的人和事中看出。我一直遵循“三不抢”的原则:一不抢话;二不抢风头;三不抢功劳。矮化自己,低调做人,平静下来。
相关人物简介
刘文静(568-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
刘文静原本是晋阳令,后来联系了裴寂和李世民,帮助李渊起兵反隋,奉命出使突厥。李渊起兵后,刘文静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成立唐朝,刘文静担任纳言,成为宰相。后来,李世民平定了西秦薛仁高,任户部尚书、陕东路行台左仆射、鲁国公。
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与裴寂隔阂,酒后狂言,被妾起诉谋反。唐高祖听了裴寂的诽谤,杀了刘文静,没有他的家。
李靖(571-649年7月2日),卫国景武公,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隋末唐初将领是唐代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善于战略。他原本是隋将,后来为李唐效力,为唐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平萧铣,辅公佑,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他被称为景武,陪葬昭陵。只有多种兵书,才丢失。
为什么刘文静和李靖都是大唐开国功臣,结局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