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之泪
从17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西方列强的崛起走上了向外殖民、掠夺其他国家资源、占领世界市场的发展道路。无论是19世纪前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历次战争,还是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其目的都是争夺海外殖民地,掠夺海外资源,占领海外市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中国也成为西方列强向外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源的对象,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安徽合肥人李鸿章,生于1823年。其家族以耕读为生,至其高祖时,依靠“勤俭成家,有田二顷”。20岁时,李鸿章奉父命赴京赶考,途中赋予《入都十首》,想“遍交海内知名人士,访京师有道人”。李鸿章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对清廷的忠诚,带领学者镇压太平天国和扭军起义,多次取得战功,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花羽。最后,他崇拜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25年。
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必须先致富,然后才能变得强大”。他大力开展外交服务,建立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家钢铁厂、第一家机械制造商、第一所现代军校和第一支现代海军。他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对外交官的人。据说当时的外国人只知道李鸿章,而不知道清朝。
然而,从中国签署的卖国条约来看,签名最多的是李鸿章。多年来,李鸿章一直被认为是投降主义的代表,也是卖国贼的代名词。
但根据野史,李鸿章至少流了三次泪。
第一次是1895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灭亡后,李中堂不得不前往日本议和,签署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赔偿2亿白银,增加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辟内河新航线,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厂,产品免税运销中国大陆。
李鸿章怎么不知道,这样的条约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怨恨,所以在日本被刺伤后,他要求随行保存染血的官方服装,希望“这种血能为国家服务”。回到中国后,李鸿章受到了全国的一致谴责,“中国人都被称为可杀人”。朝廷责他无效,人们责骂他贪污贿赂,拿日本人的钱,卖国家的领土。
李鸿章被免去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务。所有军机大臣都给皇帝打了个折子,说:“中国的失败都是不西化的,不是鸿章的错。”。李鸿章听到后泪流满面。
努力工作了20年的北洋水手并不逊色于日本。为什么同样的铁甲舰和火炮打不过别人?不是士兵拒绝用命,而是朝廷的腐败无能。李鸿章说不出自己的痛苦,只能哭着自怜。
1896年,住在北京东安门外贤良寺的李鸿章被命令参加俄罗斯沙皇即位仪式。73岁的李鸿章决定访问欧美列国,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次旅行持续了190天和9万英里。
抵达纽约时,李鸿章拜访了老朋友格兰特的陵墓。1868年至1876年,格兰特担任美国总统。离开后,他和妻子朱莉娅周游世界,1879年(光绪五年)抵达中国,香港抵达广州,上海抵达天津。作为北洋大臣,李鸿章乘船出塘沽港,以全军礼迎宾。格兰特曾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军队指挥官,而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他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俾斯麦”。他们在塘沽的初会一见如故。
17年后,格兰特被埋在一片黄土里。李鸿章不得不去曼哈顿岛上的格兰特墓地。想到斯人已经去了他们自己的起起落落,李鸿章忍不住哭了起来。”从中堂到格兰德的卧室公园,有草,因为悲伤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从花环,尊重墓门,遵循西方礼物。”李鸿章感到失望,并告诉清廷驻美国大使代表他在格兰特墓地种植银杏和红梅,“崇拜”。
格兰特的坟墓位于曼哈顿岛西侧的哈德逊河畔,是一座高大的石头建筑,格兰特夫妇并排睡着。陵墓后面是一片绿树成荫的森林。秋风吹过时,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像百花争奇斗艳。陵墓后面是李鸿章指示的两棵树,一棵是被称为古代化石的银杏,另一棵是在中国享有盛誉的红梅。这两棵树被铁栏杆包围着。银杏又高又大,直接进入云端。然而,红梅可能对水土不满。我去过很多次。我从未见过它长出绿叶,更不用说它吐出香味了。
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李鸿章第三次流泪。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收拾行李,把珍妃放进井里,带着光绪皇帝逃离北京。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入侵故宫,熊熊大火照亮了北京。
在城市破裂的日子里,外国人杀人,街上的尸体枕头。英国人说:“北京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墓地,到处都是死人,没有人埋葬他们,让野狗吃东西。”同治皇后的父亲、家庭部长崇奇的妻子和女儿被拘留到天坛,被八国联盟数十人轮奸。回来后,全家自杀,崇奇服毒自杀。
宫殿和颐和园珍藏多年的宝藏被抢劫。太和殿前储水的铜缸上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掉,至今仍有划痕。永乐仪式、《四库全书》全部蒙难,古观象台上的天体仪、纪限仪、地平经仪、暨衡抚辰仪、浑仪全部运到柏林。
为了收拾残局,慈禧在逃亡的路上再次授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让他北上。下属和亲属建议他们以马关为教训,不要奉诏,以免再次成为替罪羊。李鸿章以身体不适为由等待。但朝廷一再催促他。一个月后,李鸿章抵达北京,与八国联军协商。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赔偿4.5亿元。
签字回来后,李鸿章吐血。在停止呼吸之前,已经穿上殡葬服、说不出话来的李鸿章整天目瞪口呆。临终时,几滴浑浊的泪水流过他的脸颊。11月7日,李鸿章的眼睛依然明亮,周围的人都说:“没有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可以了,请放心!78岁的李鸿章闻言“眼乃闭”。梁启超与李鸿章政见不同,但“敬李鸿章之才”、“珍惜李鸿章之知”、“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哭了三次,不仅哭了个人的悲伤,也伤害了国家的不幸。他为国家的崛起而奋斗了一辈子,但国家似乎病得很重,一天比一天差。他在病床上给朝廷写了最后一个奏折,上面说: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者可以逐渐转机。
解密:晚清重臣李鸿章历史上流过的三次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