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历史解密:徐舒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

虽然三国军师徐舒在正史上并不是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也没有为他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徐舒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除了救母,徐舒身边还有一句话也没说,还有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

据《三国志》介绍,徐舒原本是刘备的谋士,但曹操却用计谋把徐舒的母亲骗到曹营,把徐母当作人质。徐舒是一个著名的孝子。为了母亲,他别无选择,只能离开刘备去曹操营救母亲。临行前,徐舒对刘备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无益于事,请从此不要。“也就是说,现在妈妈被曹操抓住了,她的心一片混乱,现在对刘备没用了,请求离开。

在《三国演义》中,徐舒进入魏后,曹操以八种方式攻打了刘备驻扎的樊城。在刘烨的建议下,曹操派徐舒到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舒到樊城后,告诉刘备军队即将到来,让刘备早点做好准备。刘备想留下徐舒,但徐舒害怕世界上人们的嘲笑。他拒绝了,理由是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并告诉刘备,虽然他在曹操,但他发誓不为曹操提供建议。
除了诸葛亮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故事,还有一部《魏略》,记载了当时魏国的历史著作。

[img]120074.jpg' />

在《魏略》中,有一段特别写道:

(徐)先名福,本单家庭。少任侠,击剑。中平没有为人报仇,白垩涂面,披发而走,为官所得。问它的名字,闭口不言。车上的立柱以羞之,打鼓以令城市,莫敢知人。而他的党使之得脱。所以我很感激,弃其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之前做贼,拒绝与共止。福乃谦卑早起,常独自扫除,动静先意,听经业,义理精熟。与同郡石韬相亲相爱。初中,中州兵起,与韬南客荆州,再与诸葛亮特相善。乃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伴,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抓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就是这样,叹了口气:“魏殊多士邪?何彼两个人不见用意?“妾后几年病卒,在彭城有碑,今获存焉。徐元直就是徐庶。

所以问题来了,徐舒到曹营后若真一言不发能有这么好的结局,能成为这么大的官员吗?

让我们来看看中郎将和御史中丞这两个官职的来源。

由中郎演变而来的中郎将。秦朝设立了中郎一职,西汉时期分为五官、左右三署,各位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隶属于光禄勋。平帝还设置了虎贲中郎将,统武贲郎。东汉以后,统兵将领也多用这个名字,加上称号。比如前期使用匈奴中郎,后期使用北中郎等等。又建安中,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其职位相当于副丞相,算是高级官僚。

御史中丞,其官起于汉代。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又称中国执法。在殿中兰台,掌图秘书;外督部刺史,监督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件计册,按公卿章奏。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长官。从东汉到南北朝,中丞的权力非常强大。

徐舒的两个官职显然都是重要的职位。曹操只用人才。这不取决于你是否有虚假的名字,而取决于你是否有真正的天赋和对他的贡献。

想象一下,如果徐舒到达曹颖后真的一言不发,什么都不做,即使他很强大,有能力,恐怕曹操也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的侍卫”和“监督郡国行政,检查四方文件和书籍,并按照公卿的章奏进行劾”的官职。徐舒一言不发地进入曹颖,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美好理想。


三国历史解密:徐舒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三国历史解密:徐舒投降曹操后鲜为人知的结局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