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另一种解释

据说公元405年,陶渊明终于在彭泽当了县长。陶渊明不会阿谀奉承,不会上下打点,不会腐败。就算是县太爷也很穷。可谓清水衙门。那一年,朝廷拨下的办公费很少。还要负责三班衙役和师傅的工资,光靠工资是很难处理的。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主要负责朝廷摊派的各种税收和贿赂上级的银两。陶渊明很累,很烦,很穷。

一天,上级派监督员到彭泽县检查工作。按照官场的惯例,县长应该在他们去的地方好好招待他们,然后多花点钱。为了监督邮件,成年人向上级发表了一句美言。陶渊明没有钱管理监督邮件,所以他不得不空手去看监督邮件。

提醒陶县长,你要穿官服,带银子去看督察。陶渊明终于忍不住了:我不能为五斗米向反派折腰。这意味着我不能屈服于贪官当县长和工资。于是,我扔掉袖子,留下官印,辞职回家。因此,历史上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那陶渊明为什么不辞职呢?只是对邮政检查不满意吗?本分析如下:

一、 诗人,不喜欢当官。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52年。他是一只老鼠。他胆小。他怎么能当官呢?他非常适合写诗,尤其是田园诗。我写了《饮酒》、《归田园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千古不朽的诗篇,如《归来兮辞》。属于文人气质,信仰文学,蔑视官场,这样的人是做不好官的。

[img]119636.jpg' />

二、 喜欢自由宁静,做一个不习惯官。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只用了80天就辞职了。他的血统中有做官的遗传因素,他的祖父做过太守。公元415年,也就是陶渊明辞去县令10年后,朝廷找他做左郎,他说病不出来。干什么呢?在家种地,亲自耕种。陶醉于宁静的田园生活。坚持自给自足的原始农民意识。后来檀济道带了很多粱肉(腊肉)去拜访陶渊明,请他出去当官,他还是没出来。

三、 工资太低,不会腐败,不能当官。陶渊明说:“不要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的工资是多少?每月五斗米62.5斤米。按每斤3元计算。陶渊明担任彭泽县长的工资是187.5元。即使不折合人民币,62.5斤米也只够两个人吃一个月的口粮。可见当时县长的工资很低。

只赚了这一点工资,还让陶渊明为督邮点头哈腰,阿谀奉承,陶渊明当然不甘心。县长,是当地的父母官,肥缺啊,天高皇帝远,土壤政策任意出台,权利很大。例如,我们可以增加税收,刮土地,勒索当地土豪劣绅,借此机会收受贿赂,巧取豪夺...有权力,我们还能没钱花吗?然而,陶渊明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种任性受到后人的赞赏。

四、 陶渊明不适应人格上的官场。一个喜欢跳舞、写作和绘画,喜欢耕种农田的人,崇尚纯洁、简单、非凡的人格。他怎么能适应官场的黑暗呢?陶渊明只有五桶米。最好自己种田。


解密: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另一种解释解密: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另一种解释

,,,,

  • 唐代武则天宰相苏的味道:为什么绰号【模棱宰相】?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都是李,行歌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楼不...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解密:为什么三国中这三位文人的死被津津乐道?
  • 《三国演义》被称为“书中的老虎”。小说所蕴含的军事战略和人类生活哲学启发和引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在这本书中,我们...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