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5月,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加冕典礼。当时,清朝帝国派首辅李鸿章庆祝。
还有中东铁路等事务需要讨论。李鸿章于1896年4月18日抵达圣彼得堡两周多。尼古拉二世特别授权总理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接待整个过程。
在李鸿章之前,维特还没有亲自接待任何中国使节。有人下定决心说,中国官场最注重规格和排场。如果场面不是排场或者不隆重,他会觉得丢脸,觉得你不尊重他,低估他,大部分能做的事情都会搞砸。
维特是沙俄朝臣中温和派的代表。他知道,只有让李鸿章感到舒适,他才能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与清朝的人物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有利于下一系列的谈判和两国的长期交流。于是维特首先派宫廷事务部官员乌赫托姆斯基到苏伊士运河迎接,到达敖德萨城后派出一队士兵作为荣誉护卫。当然,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欢迎仪式是盛大的。连接下来的茶点都安排了乐队,组织了歌舞,甚至还有专门的礼宾司仪。
维特无疑对自己的精心安排感到满意。
[img]118807[/img]
但沙俄总理大臣很快就失去了信心。李鸿章的一个小小的吸烟细节阻止了所有在场的俄罗斯人,包括维特本人。维特写道:
我用过茶点,问李鸿章要不要抽烟?于是他喊道,声音嘶哑,有点像马的嘶嘶声。立刻,两名中国侍者从隔壁房间跑了出来。一个人拿着一个长长的烟袋,另一个人拿着一个放着火和烟草的托盘。
一场惊人的吸烟仪式开始了。从吸烟开始到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李鸿章的整个身体,包括双手,总是不动,除了嘴巴和胸部。两个侍者分工负责,训练有素,一个管烟袋,一个管烟草和火种。当李鸿章把烟袋放在嘴里时,负责烟袋的侍者跪在一条腿上,双臂平直,总是抱在下面。每当李鸿章吸一口,他就不失时机地把烟袋从嘴里拿出来。在他肆意美丽地吞下云雾后,他像木匠接榫一样恭敬敬,迅速准确地把烟嘴放进嘴里。负责烟草和火种的侍者,动作连贯、紧凑、得体。两个侍者配合得天衣无缝,温度掌握得恰到好处,简直就是在表演杂技。而李鸿章总是眯着眼睛坐在那里,连眼皮都不抬。
作为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的两代老兵,维特绝对是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人,但他为什么看到过这样的吸烟场景呢?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摇摇头,哀叹自己的无知。
李鸿章抽烟排场震惊沙俄重臣:只动嘴和胸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