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梦龙的《警世通知》中,有一篇题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文章,讲述了王安石教给苏东坡的几个故事,其中之一是这样的: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结果,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
昨晚西风穿过花园,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以知识为自负,他认为王安石这两首诗有问题,
“黄花”是菊花,菊花最耐寒,最耐用,不能被秋风吹落。“宁愿树枝带着香死,为什么会在北风中吹落?”后来宋代诗人郑思肖也这么说了,可见秋风吹不落菊花的“常识”有多深入人心。
王安石是苏东坡的前辈和领导,苏东坡的天性是骄傲的,苏东坡不礼貌地写了两句话:“秋花不比春花落,说诗人仔细吟唱。”
[img]115706[/img]
苏东坡如此谦虚,王安石将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一天强风过后,苏东坡发现菊花落在花瓣上,到处都是金色的。最后,他知道自己的知识确实比王安石差。
一件小事,王安石难以报复苏东坡,似乎王总理的肚子并不难撑船。事实上,故事毕竟是一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但王安石打击苏东坡是真的。真正的原因不是斗争,也不是斗争,而是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改革和保守派之间的冲突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王安石单纯拼人才,打不过苏东坡。王安石的书法不是很好。当他成为首相时,他在官方文件上的签名通常很潦草。后来,一位心腹提醒他,你签的“石”字看起来像“反”字。被举报不是小事。王安石吓得出了冷汗。
苏东坡的诗歌优秀,书法也令人惊叹,越看越震撼——
苏轼讲书法的时候说:“写字的方法,缺乏洞察力和狭隘的学习,三者最终都做不到最好,所以我心手俱得。”当他谈到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他说:“我的书法意图不能造本,所以我很难推索一些画信。”他专注于写“意思”,并对“信手”写的画表示感激。
苏轼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略胖。这也和他握笔的姿势有很大关系。苏轼写的是“侧卧笔”,也就是毛笔侧卧在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笔的姿势,所以字右斜,扁肥。代表作《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糯》、《寒食诗》、《醉翁亭记》等。后人对苏轼的书法赞不绝口。最有发言权的是黄庭坚,他在《山谷集》中说:“本朝善书者,自推(苏)为第一”。
解密:为什么宋代著名变法大臣王安石总是刁难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