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东晋不需要祖提?北伐一代名将致力于 忧愤而死!

大兴四年(321年),晋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雍、冀六州军事、司州刺史。祖提认为,戴渊虽然有才华,但没有远见,无助于北伐。此外,他不仅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而且突然被如此冷静的文臣领导。他很不高兴。与此同时,祖提担心权臣王敦与宠臣刘奎对立,内乱将爆发,北伐难成,因此忧愤成病。祖提虽然生病了,但还是想进取,抱病营修虎牢城,同时派人修筑营垒作为南部军队的据点,防止赵进入。

同年九月,“妖星见于豫州之分”,祖提仰望星空,叹了口气:“为我!方平河北,天欲杀我,这是不佑国也。不久,祖提病逝于雍丘,享年56岁,追赠车骑将军。豫州人如丧父母,桥梁人为之立祠。祖提死后,王敦大喜过望,“久怀逆乱,畏蒂不敢发,至今始得肆意”。祖迪的弟弟祖约取代了他的兄弟领导部众,但节日失败了,祖迪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被后赵占领。南渡后,许多南渡士族强烈要求司马瑞北伐收复失地,以闻鸡起舞著称的祖提为突出代表。但他没有得到司马瑞的重用。这是因为司马睿不会用人吗?我们不这么认为。祖提北伐的要求与司马瑞在江南的目标相冲突。为了实现他的战略目标,他放弃了祖提。

在带领宗族宾客南渡后,司马睿开始重用他,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又征用他为军咨祭酒。但祖提仍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多次上书司马瑞,积极要求北伐。此时,司马瑞政权尚未在江南站稳脚跟,怀疑北伐能否成功。他现实地选择了保存江南政权的策略,所以他对北伐的态度极其冷漠。有人说司马睿本人“素无北伐之志”,这似乎有些要求过高。事实上,他和王导致力于分离江南,观察变化;渡河后,他在建康建立了实际的独立政权,实现了偏安江左侧的规划,但不稳定,需要加强内部建设,保持实力。

[img]115636[/img]

虽然司马瑞的政权对北伐并不积极,但司马瑞为了赢得人民的心,不得不表面上同意祖提的北伐,因为南渡人民和一些南渡士族强烈要求光复失地,回家。司马瑞任命他为奋威将军和豫州刺史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他只给了成千上万的军队、成千上万的口粮和3000块布料,剩下的让他自己解决。

祖提还是率兵渡江北上,在长江上发誓:“不能清中原而复济的人,就像大江一样。"表达自己北伐的雄心壮志。渡江后,祖提进屯淮阴,招兵,锻造兵甲,屯田积谷,然后进入太丘、雍丘地区,积极配合一些坞壁地主武装对付石勒。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祖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并建议边境人民在收复地进行城市贸易,使收复地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然而,祖提从未得到东晋政权的支持,北伐以失败告终。除了史家常说的权力斗争等因素外,从就业角度来看,祖提的抱负虽然宏大,但与司马瑞的战略规划确实存在冲突。他不能被司马瑞使用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东晋不需要祖提?北伐一代名将致力于 忧愤而死!为什么东晋不需要祖提?北伐一代名将致力于 忧愤而死!

,,,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