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郭太后历经七朝是最有影响力的贤后 却死因成谜

郭氏,唐宪宗李纯的贵妃,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郭暧与升平公主长女,亦是唐代宗李豫的外孙女。

郭氏出身高贵,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性格温婉。到了婚嫁年龄时,嫁给李纯(当时还是广陵郡王)。唐顺宗李诵被迫退位后,李纯即位,为唐宪宗。

宪宗即位后,郭氏被封为贵妃。朝中大臣纷纷上疏宪宗早日确定皇后人选,但宪宗则害怕册立皇后之后,不能与其她妃嫔肆意玩乐。朝中大臣一致推荐郭贵妃为后,觉得她出身高贵,贤良淑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但宪宗最后还是为了一己之私,没有册立郭贵妃为皇后。

郭贵妃虽未被封为皇后,但她并没有生宪宗的气,对宪宗还是像从前一样体贴,对后宫中其她妃嫔也很友善,对朝中大臣也很尊敬。宫中的人都很喜欢她,虽然没有皇后的名号,却做了皇后该做的事情。

郭太后历经七朝是最有影响力的贤后 却死因成谜

之后,郭贵妃为宪宗生下一子李恒。最开始的时候李恒并没有被立为太子,宪宗的长子李宁为太子。但李宁却因病而死,太子之位便落到宪宗非常喜欢的第三子李恒身上。

宪宗父亲顺宗在位时削藩改革失败,被朝中宦官和地方节度使被逼退位。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宪宗在位时,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使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郭太后历经七朝是最有影响力的贤后 却死因成谜

宪宗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迷上了炼丹。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心性大受影响,身边的宫女、太监、侍卫、大臣经常被他无端责骂,随时有掉脑袋的可能。郭贵妃怕宪宗伤及无辜,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劝解,但宪宗始终没能听进去。

公元820年,宦官陈弘志将宪宗毒死,拥太子李恒即位,为唐穆宗。穆宗即位后,沉迷于声色之中,也热衷于炼丹。穆宗虽然对朝政不感兴趣,但对母亲郭氏却非常孝顺,在他即位后便尊母亲为皇太后,还将外公郭暧和外婆升平公主进一步加封。

郭太后去骊山游玩,见骊山景色迷人不想立即回宫。穆宗为了母亲的安全,派禁卫军全程保护母亲,母亲回宫时,他还亲自出宫迎接。每逢初一、十五穆宗都会向母亲请安,还让母亲移居兴庆宫,以便每天能与母亲相见。穆宗在位的四年里,是郭太后最幸福的日子。

但好景不长,穆宗在位四年后,便去世了。此时只能让年幼的太子李湛(唐敬宗)即位,郭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郭太后成了朝中最有威信的人,所有人都建议她临朝听政。郭太后知道有些人并不是真心为国,只是见她颇有威信趁机巴结。郭太后的哥哥郭钊不愧为郭氏后人,见妹妹被小人巴结,便提醒妹妹不要落入小人圈套。最终郭太后听从哥哥建议,没有临朝听政。

敬宗在位三年里,也不思朝政,只知玩耍,最后被宦官刘克明杀害。敬宗死后,为了稳定朝中局势,郭太后拥李昂(唐文宗)为帝。文宗即位后,对政治颇有抱负,整顿宫中的不正之风,但文宗最后还是没能斗过一手遮天的宦官们,最后抑郁而死(在位14年)。

郭太后历经七朝是最有影响力的贤后 却死因成谜

文宗死后,李炎(唐武宗)即位。武宗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但武宗后来也沉迷炼丹,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武宗去世后,李忱(唐宣宗)即位,宣宗是宪宗(李纯)的儿子,是穆宗(李恒)同父异母的弟弟。宣宗的母亲郑氏与郭太后曾有过节,郑氏曾是郭太后身边的侍女,为上位勾引宪宗,生下了宣宗。郭太后虽宽容大度,但老公和自己身边的侍女搞在一起,心里多少有些不爽。

如今,宣宗即位,郑氏得势,便报复郭太后,在宣宗面前搬弄是非,宣宗便不再敬重郭太后。郭太后遭受宣宗冷遇后,非常难过,一时想不开便要跳楼寻死,还好被左右侍从拦下。此事传出去后,宫中人都谴责宣宗不孝,惹得宣宗母子更加生气。但巧的是,郭太后当天晚上便无故身亡,至今死因不明。

郭太后一生经历七朝,其中五朝极尽尊贵,由于宣宗母子的原因,死后没能与宪宗合葬。直到李漼(唐懿宗)为帝时,才将郭太后迁于宪宗景陵,并追谥她为懿安皇后。(原文来自北漂叔叔的头条号)


郭太后历经七朝是最有影响力的贤后 却死因成谜郭太后历经七朝是最有影响力的贤后 却死因成谜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