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李光地(1642-1718年),福建安溪人。他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的书香门第,清初战乱家道中落。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李光地回老家探亲,当时正值三藩作乱,李光地通过军事形势分析,向康熙帝密奏进言破敌妙策,深得康熙重视。康熙十六年,清军收复泉州,李光地到漳州拜见拉哈达,康亲王得知后上书康熙,称赞李光地“忠贞为国,颠沛流离,矢志不移”,应给予褒奖。当年三月,朝廷破格提拔李光地为侍读学士。

在康熙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李光地极力推荐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终于不负众望,率军成功统一了台湾。

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李光地因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过人之见和正确主张,受到康熙的高度赞赏。但是李光地提出的台湾善后之策却很荒谬。他主张大清朝空出台湾,任凭外国人居住,只要向他们收款纳贡。他认为荷兰人没有什么野心,台湾即使被他们占据,也可听之任之。

李光地的谬论立即遭到康熙帝的严厉斥责,李光地一看违背了圣意,马山说:“如今皇上您贤德和威名远播天下,四海归心,台湾乃一小小的弹丸之地,哪里敢有什么异心呢?”随后康熙决定派军队驻守台湾,以保证台湾的安全和稳定。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李光地出任直隶巡抚,在这段时间里,他最突出的政绩是尽力于农田水利。河道治理事关国计民生,也是康熙即位以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时的直隶地区屡遭水患。李光地率官员进行了实地勘察之后,上疏康熙帝提出了治河方案。

李光地不仅在政治上深得康熙帝信任,思想文化及学问上更受康熙的赏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以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提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虽然李光地被康熙帝高度赞誉,列为了理学名臣,荣宠有加,但他的人品和名节一直广受争议。

三藩作乱期间,李光地曾经向康熙帝进献密计,献破敌之策。但是密疏上的破敌之策并非李光地一人的成果。当时和李光地同年、同官的陈梦雷因家居福州,被耿精忠逼迫做官,他虽多次拒绝但苦于无法脱身。

陈梦雷和李光地本是好友,于是两人多次在一起密谋破敌之策,二人还约定,日后若其中一人显赫,不能忘记另一人的功劳;如果有谁不幸身死,后死者应该将功劳记录下来。李光地上疏康熙的密奏正是两人密谋的具体内容。

后来,李光地因功得到康熙褒奖官拜侍读学士。他却忘了与陈梦雷的君子约定,在密奏中压根就没提陈梦雷参与其事,贪两人之功为己有。之后陈梦雷因“从逆”罪被判处死刑,李光地为了掩饰他贪功卖友的丑行,态度十分含蓄。

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当时,徐乾学希望李光地能尽朋友之谊,尽力营救。他却说恐怕无济于事,但他心里始终有点不踏实,又对徐乾学说:“我写奏疏,恐怕有不尽心的地方,请你为我代写一篇疏稿。”李光地照着徐乾学的稿子抄了一份送给了皇上,陈梦雷也因此得以免死。后来陈梦雷对李光地的卖友行为提出责问,李光地羞愧的无地自容。

康熙早年,大学士明珠在同索额图的权力斗争中,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以至于权倾朝野。李光地劝明珠要保全晚节以便全身而退。然而,他自己却因急于晋升而不惜名节。

当时李光地和侍讲学士德格勒在康熙面前互相标榜,以图仕进。德格勒举荐李光地胸怀磊落,文韬武略,能担当封疆重任。李光地赞誉德格勒文辞俱佳,人品贵重。康熙作为一代明君当然不糊涂,他感觉其中有名堂,便亲自考核德格勒文采,结果发现德格勒文辞拙劣。

事情败露以后,朝中反对李光地的人要求重惩,康熙帝免了李光地的罪,同时对他严厉申斥,命令他“沉痛反省,悔改前非,勉力尽职”。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年初,李光地任顺天学政,这年四月,李光地母亲病故,按理他应该回家守孝三年。康熙帝令他夺情,说:“提督顺天学政关系重大,李光地留在任上守孝。”

李光地得到了康熙帝的特别恩宠有意卖弄,他还提出请假九个月,丧事完毕就还朝。他的这种要求即不符合夺情之旨,又违背了三年守孝之制。一些朝中大臣借机弹劾李光地。斥责他“贪位而忘亲,司文而丧行”。

给事中彭鹏上疏弹劾他《十不可留》,言辞激烈异常。彭鹏对康熙说:“皇上令李光地在任上守孝,或许是以此来试探李光地吧。”这一试,李光地的心术品行就昭然于世。他进而分析了李光地“若去若就”的企图,揭穿了他假道学的面孔。

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康熙想重用李光地,不愿当着群臣的面揭穿他的心术,声称要宽容并且保全李光地。康熙为了惩戒道学言行不一之风,命令李光地解任,不准回乡,在京守孝。

“夺情”一事使李光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为此他悔恨交加,大病了一场。

有清一代,非议李光地人品者众多。清朝初年,汉族人对满族统治者还比较排斥,对李光地效忠清室的行为时人多有讥讽,这也不难理解。从个人气节上看,李光地的确有缺点,甚至康熙帝内心也不一定看得起他,不过从政绩上看,李光地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的。


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李光地政绩才学俱优 康熙却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