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

在唐朝三位姓李的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是皇室的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有亲戚关系。李白和皇室有关系吗?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密切。诗人在与李唐王室中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常常自信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兄、族侄等。李白曾为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志写过三首诗,名为《送吴王三首》。他当之无愧地声称“小子在枝叶上爬丹桂丛”,这意味着他也是老李家大树上的一根树枝,与那些金枝玉叶同气连枝。据说吴王没有异议,默认他是同宗。那李白是怎么与李唐王室叙谱连宗的呢?

大唐肃宗至德两年(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琏幕府而被捕入浔阳监狱。8月和9月,他被安慰大使崔涣和丞宋若思在皇家历史上获救,并于10月左右在宿松山生病。此时,就在宰相张镐率军东征遂阳(现在在河南),安全史叛军平静下来的时候,李白给他写了两首诗《送张相镐》。在第二首歌中,李白描述了他祖先的成就:

[img]90687[/img]

陇西人先是汉边将。功略覆盖天地,名飞青云。苦战不侯,富年颇忧郁。世代传统的孔洞勇敢,气势磅礴。英雄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诗人自称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秦安县),认定自己是汉代飞将李广的二十五代孙子。当时,李广致力于与匈奴作战。他经历了70多次战斗。他的精神和秋风一样强大。他的战略令人惊叹,他的成就令人钦佩。然而,由于意想不到的挫折,他没有被封为侯爵,这让后人感到遗憾。他英勇的精神
注:朱元璋[注:
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至1398年6月24日)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姓朱,忌元璋,汉族。是继汉高祖刘邦之后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认为自己是最勤奋、最努力、最负责任的君主。关于这一点,他无数次为自己的孩子和臣下自夸,非常自豪。而且,他还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善于教子治家的严父。他特别喜欢把自己当成伟大的父亲,在这方面留下的记录比比皆是。

他用最正宗的儒家思想[注:
儒家思想,又称儒家思想,或儒家思想,但不是宗教,也不是宗教。儒家以孔子为宗师,又称孔子学说,为教育内容,为诸王子择师也谨慎。明史说:“明初,特重师傅。宋连既命教太子,诸王傅也慎其选。“这些老师诚实守信,原则性很强。如果王子不听课,他们不仅会严加责备,甚至敢于体罚。其中一位老师叫李希颜,他被称为“严格规范”。诸王子顽固不学,“或击中他的额头”——不是一般的掌心,而是敲他的头,这是违背皇家尊严的。朱元璋一开始很难接受。然而,他最终能够理解,李希颜的目的是严格教育和提升他的地位。

[img]90688[/img]

朱元璋除了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儒家教育外,还以各种形式培养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似乎是当代人所能想到的。他经常命诸王子出城下乡,接触农村生活。那种情况很像我这一代人小学经常做的“军事训练”,背着背包,在城外行军一二十英里。目的是培养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每次脚都会磨出血泡。最远的时候,诸王子要从南京到家乡临濠(今安徽凤阳)。1376年,朱元璋在送别诸王子时说:“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体验田野。因为道路危险,知鞍马的勤劳;观察小民的生意,了解衣食之难;观察民情的好恶,了解习俗的美恶。也就是说,在祖先陵墓的地方,拜访父老,问我兵渡江的时事,知道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创业不容易。”

可见,朱元璋对子女的“反腐防变”不仅抓得很紧,而且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放在今天也不落伍。他曾亲自带领世子走访农民,观察农民的生活、饮食条件和日常生活;在大内辟地种菜,召集王子进行现场教育,告诉他们“一定要站在亭台楼阁作为游览的地方,但今天让内使种蔬菜,真的不忍心伤害人民的财富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有一次出门,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年纪轻轻就为人服役。他跑来跑去,汗流浃背,就带进宫里,把王子叫来指着孩子说:“这个小男孩和二等年差不多,可以跑去服役了。二曹不能靠年轻,懒惰不学习。"...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

据说朱元璋为了让诸子习惯勤劳,不骄不惯,曾命令专门的草鞋分发给他们,并规定只要他们离开城市走得更远一点,王子们只能乘马走三分之二的路,另外三分之一必须穿草鞋走路。朱元璋是中国唯一一个从事皇家教育的王朝。

[img]90689[/img]

晚年,面对诸王子,朱元璋亲自对自己是什么样的皇帝进行了以下自我鉴定:我持身谨行,汝辈亲见。平日里,我没有优秀的女演员,没有夜间娱乐,没有自纵之权,没有宠爱的妃子。或者有浮词的女人,察其言非,即加责,所以各自修改,没有嫉妒。若朝廷政事,稽众议,参决可否,唯善是从。若燕闲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言无偏听,政无阿私。每一次,星存而出,日入而休,忧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懒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因此,与尔等言之,使知守之道。

这本自我鉴定书,中间一段或有争议,但一头一尾,可以说是略显夸张。在位31年,不玩,不溺水,长久兴旺,日高开始退休,直到中午回来,晚上回来;白天决定的事情,退休后要静静地坐着思考。如果你觉得不合适,虽然你中夜睡不着,但你必须担心停下来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然,这样做皇帝是为了他的权力欲望,但这与做一个好父亲和一个好榜样无关。他希望通过亲身垂范教导子孙,使皇图永恒。但他不明白,道德道德根本抵挡不住帝制极权的腐蚀。


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背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 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事实上,这个人的高成就不再被描述为“伟大”,而是直接进入了“圣人”的领域,不仅在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张献忠是怎么屠川的?真的一天侮辱20万少妇吗?
  • 杀了女人后,张献忠狂喜欲舞,并向百官表贺,称自己已经脱离了女人的束缚,身无挂累,前行无阻,定得天下。 被张献忠部队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