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的禁令生活:“1888年改革”失败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项法令,宣布光绪皇帝的疾病不能管理政治,她将再次“训练政治”。她的训练取消了以前“听政治”的形式,直接与皇帝坐在一起,面对大臣们的上朝听证会。可以说,此时,她完全独占了朝廷的权力。
[img]83059[/img]
当大臣们演奏正确的比赛时,光绪皇帝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当慈禧示意皇帝可以回答时,光绪皇帝才能勉强点头回答几句话,但他永远不敢提出任何意见。从那时起,光绪皇帝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傀儡皇帝,一个囚徒的天子。每次他退出朝廷,光绪皇帝都会被带到英台,被囚禁在这个“水牢”里,在警卫的个人监视下过着无助的囚徒生活。
慈禧在选择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时非常担心。清朝历史上没有专门为皇帝安排软禁的地方。虽然有一个“冷宫”,但它是一个关闭妃子和王子的地方,光绪皇帝是一个在位的国家皇帝。慈禧不仅要选择一个符合他身份的地方,还要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因此,位于西苑南海的英台成为了这个理想的地方。
又称南台,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两次修建,是皇帝、后妃的听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如海中仙岛,故名颍台。清朝顺治、康熙帝以来,各朝清帝都喜欢住在这里。颍台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亭台楼阁的琉璃瓦掩映在碧树浓荫下,会让人感觉像置身于蓬莱仙境。每年皇帝祭坛,仪式结束后,他都会去英台换衣服;上元节皇室也会来英台观赏烟花;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在这里听证并举行宴会。
[img]83060[/img]
光绪皇帝被禁的岁月是凄凉无聊的。1898年政变失败后,慈禧处死或派遣了所有曾经为光绪皇帝服务的亲密太监,并要求太监李莲英亲自挑选20名太监为光绪皇帝服务。他说,他听从了光绪皇帝的派遣,但实际上,他正在监视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以便回报慈禧太后。后来为了更方便看管,慈禧还下令拆除英台与岸上唯一连接的板桥,只有皇帝每天早上被拉去陪慈禧上朝时才会重新搭上。
据记载,一年冬天,北京的天气出奇的寒冷,南海的水面结冰了。有一天,光绪皇帝穿着微服旅行,但没走多远,崔玉贵等太监就发现了,迅速把皇帝拉回了寺庙。慈禧太后得知后,命人将水面上的冰凿开,以防光绪皇帝借水面结冰的机会逃跑,并将陪同光绪皇帝南海游行的六名太监立死杖下。此后,为了防止光绪皇帝逃跑,英台岸边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凿冰。
汉元殿的窗纸坏了,没人补。光绪皇帝在寒风中浑身发抖。他找到了内务府的大臣。大臣们看到这一点,迅速感谢了他的罪行。科学派人把窗户粘在一起。慈禧得知此事后,第二天召集内务府大臣给予奖励。所有的大臣都有钱包,做事的大臣也很高兴得到奖励,但慈禧给了他一只小狗,羞辱的大臣不得不向小狗感谢圣恩。从此,内务府再也没有人敢关心皇帝的生活。可怜的光绪皇帝不仅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而且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他说他甚至不如汉献帝。
[img]83061[/img]
英台的生活很无聊。每天散朝后,光绪皇帝都会回到英台的房间。他每天只吃饭、读书和睡觉。无聊的时候,把乌龟画在纸上,把袁世凯的名字写在乌龟的背上,然后把纸贴在韩元殿的墙上,作为射击的目标,用竹签射击。过了一会儿,纸被射成筛子,光绪被撕成碎片,扔在空中。在接下来的十多年监禁日里,光绪皇帝总是诅咒袁世凯,袁世凯因出卖维新党而被重用。
光绪皇帝在汉元殿读书,没有礼仪活动需要他充门面。在被幽禁的十年里,他读了很多书来打发这漫长的时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太后召清政府驻法、美国等公使玉庚的女儿德龄入宫。除了做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还负责每天教光绪一个小时的英语。有时候德龄会教光绪皇帝一起跳西方舞。德龄在宫中陪伴慈禧两年。在此期间,德龄与光绪皇帝的关系也为光绪皇帝的禁令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和温暖。后来,德龄用英语写了她在清宫的所见所闻、《英台泣血记》、御香飘渺记。
揭露光绪帝是如何度过被禁的时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