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魏国不仅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而且拥有大量的人才。在文学方面,魏国的文学是最繁荣的。建安年间,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建安七子(鲁国孔融孔文举、广陵陈林陈孔璋、山阳王灿王仲宣、北海徐干徐伟长、陈留阮玉阮元瑜、汝南应该德琏、东平刘震刘公干)为代表,形成了建安文学集团。
[img]82188[/img]
建安217年2月,魏国出现大范围瘟疫。陈琳、应怡、刘震、徐干在建安七子中不幸感染疫情,死亡。
同年,王灿在与曹操征孙权回来的路上因病去世。
今年,建安七子,瘟疫七去其四,太惨了。
如果包括公元208年被曹操杀害的孔融,以及今年去世的王灿,建安七子只剩下阮宇了。
公元217年,建安七子去世:
王灿,字仲宣。东汉末年的作家。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王灿善是文,他的诗被赋予建安七子之冠。王灿在《魏志》这本传记中写了近60首诗、赋、论、议。有明人录制的遗文《王侍集》,现存诗23首。
[img]82189[/img]
徐干,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主要作品是《中论》,曹丕称赞这本书成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
汉汝南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应该有几十篇文赋。诗歌也很擅长。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汉末著名作家,“陈琳的作品是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的原集10卷,已经丢失。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集》。
[img]82190[/img]
刘震,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文字公正,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尤其是五言诗的创作上。十五首存诗和三首《给弟弟》是代表作,简洁明了,平易通俗,比隐喻好。
文学上堪比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