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明仁宗(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迪长子。永乐22年(1424年)8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永乐皇帝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明仁宗。恐怕他的皇帝生涯是明朝皇帝中最懦弱的。爸爸活着的时候,不受爸爸的喜爱,被两个弟弟汉王高旭、赵王高鞅挤兑,继承权几乎没有保障。多年来,他的儿媳一直是一个妻子。他当了22年皇帝的父亲去世了。47岁时,他终于继承了王位。龙椅还没坐热,当了8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他当皇帝的日子只比后来坐龙椅一个多月的泰昌帝长。
[img]73648[/img]
朱迪不喜欢大儿子高炽。一个原因可能是他太诚实和仁慈了。如果他说得有点坏,他就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和他爸爸的英武精神,不像君主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二是身体不好,肥胖严重,走路不方便,两个人一定要帮忙。他的祖父和父亲,江山都是马上来的,朱棣自己上马可以开弓,下马可以治国,不能喜欢这样的接班人。更可怕的是,这个窝囊的老板有两个能干而不安分的弟弟。特别是二胎朱高旭,父亲兴兵南下,与建文帝夺江山时,身先士卒带领军队成为先锋,直逼南京,功劳赫赫。在这场战争中,朱迪曾向自己喜爱的二儿子许诺,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江山迟早是你的。
据《明通鉴》记载,张氏自嫁给仁宗以来,一直受到成祖和仁孝皇后的喜爱。当明仁宗在东宫当王子时,他多次被汉王和赵王的兄弟挑衅。由于肥胖,他不能骑马射箭。明成祖非常生气,命令减少宫中王子的饮食。王子几乎被换了好几次,然后最终被保存了下来。据说这就是张皇后的原因。——婆媳关系是大家庭最大的问题。这个女王可以让婆婆开心。凭此,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等待闲暇的人。明朝和宋朝一样,外戚很难干政,多贤后。
爸爸给明仁宗规定的减肥计划没有效果,你想想,中年减肥有多困难,减肥只不过是一种姿势,给爸爸看。高炽成为皇帝后,虽然封建礼法不能公开批评他的父亲,但恐怕他心里有很多诽谤。因为他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他可能对父亲喜欢的长孙朱瞻基有点怨恨,但他不喜欢。他喜欢被称为襄王的第五个儿子。朱棣生前,反复表示他立高炽为王子是自己喜欢长孙的,并明确表明了自己对臣民的态度,将来继承高炽王位的,只能是长孙瞻基。——这种代际指定继承人的行为剥夺了仁宗自己选择继承人的权利,可以想象对他自尊的伤害。
历史上,永乐皇帝朱迪多次出征,都带着皇太孙瞻基。永乐12年(1414年),“庚寅,车开到北京,皇太孙从”,“上语所有侍臣都说:“皇太孙聪明睿智,足智多谋,宜历行阵,知兵法,知士兵辛苦,知征伐不易。然而,文事和武备不应该被浪费。每天营里的闲暇时间,清等人还在和他们谈论经典和经典。”孙子的培养远比儿子用心。
[img]73649[/img]
沾儿子的光才成为皇帝的明仁宗,对儿子有一种莫名的嫉妒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后人断言,如果仁宗再当几年皇帝,他可能会废除王子。我认为这纯粹是猜测。仁宗对儿子的不满是一回事,可以废除长子的继承权,再选择儿子的继承权。前者是个人感情,后者涉及整个朝廷政局和大明江山,涉及自己背后的评价,朱高炽不会这样冒险。当他的父亲和皇帝还活着的时候,他在几次重大事件面前感到惊讶,证明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但他并不困惑,非常独立,“忍受”一流的努力,关键时刻的情况非常理性。
当朱迪带领二儿子向南挥手时,建文帝的军队建立了一个“围魏救赵”,派奇兵直接捣毁了燕王的首都北平。如果燕王的军队在外面,如果班主任急于救他,胜利的潜力将失败。此时,朱高炽不顾多病肥胖的身体,带领老弱兵坚守北平城,冒着弓箭到城督阵,激励士兵。南方军队终于失败了。他的保护基地功劳已成为未来继承权的重要砝码之一。
永乐16年(1418年),明成祖住在自己的老窝北京(当时叫“行”,没有正式的首都名),让朱高炽以王子的身份在南京监国。他怀疑王子有什么不正当的行为,命令礼部侍郎胡健秘密监视王子的行为,并告诉他:“人们说东宫有很多不道德的东宫。如果你去北京,你可以多呆几天,看看怎么玩。奏字必须大,晚到即欲观。“这位老皇帝已经对王子有了倾向性的看法,普通工作人员会迎合上意,收集王子的“不正当”言行。而胡章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小谨七事密奏之,自然上疑始释”。
这个诚实的人最聪明的是认识到父亲的行为和自己的处境。面对文武兼备、阴险毒辣的永乐帝父皇,耍小心眼能瞒过他吗?盲目讨好也是下策。只有以不变应万变,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才是上策。他终于可以熬到皇帝的位置了。和两个弟弟相比,他笑了@ 他的制胜策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只知道尽子职,不知道别的。有时候,这种愚蠢的方法更有效。
[img]73650[/img]
虽然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但他赦免了建文的许多老大臣,许多不公正的监狱,废除了许多严厉的政府,停止了永乐皇帝开始的大规模军队,世界人民休息,文化复兴,学者的待遇优于洪武和永乐。因此,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哀悼他在位时间太短。就个人能力而言,他显然不属于有锋芒、有勇气的改革派,相对于秦皇汉武乃至他的祖父、父亲来说,相对平庸。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下面臣民的能力,尽可能少地命令臣民这样或那样。这样一个平庸的皇帝比那些个人能力强、不愿意平庸的皇帝带来了更多的福祉。商纣、秦始皇、隋杨帝都是有能力喜欢胡折腾的皇帝。@ 朱高炽的庙号是“仁”。
明仁宗真是大智若愚,是上帝的宠儿。各种困难都可以化险为夷,最终没有自己的理由失去王位。也许这就是命运,天意不能违背!如果是皇帝的命,你就不能当别的了。
有趣的故事:历史上几乎因肥胖而失去皇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