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赵孟复、刘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事实上,严真卿不仅是书法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颜真卿祠堂正在修缮中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颜真卿曾指挥20万军队横扫燕赵之地。颜真卿曾任升州(今南京)刺史。在他的职责上,颜真卿向唐肃宗写了一封信,并在全国设立了81个放生池。现在南京乌龙潭公园是一个现有的地方。1982年,乌龙潭内的颜鲁祠堂(颜真卿被封为鲁郡公)被列入南京文物保护单位。
[img]62596[/img]
网络配图
在乌龙潭公园,你可以看到一座中国传统的青砖黑瓦建筑,隐藏在一棵绿树上。方形门框上方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燕鲁寺”四个绿色字符。作者是清朝同治时期担任江宁知府的涂宗英。大门东侧的角落里有南京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祠堂有两到12个。只是整个祠堂都在重新装修,配殿和大殿里的物品几乎都搬走了,空无一人,屋顶上的黑梁和椽木清晰可见。
大厅中间,挂着中国当代画家王宏喜先生画的《颜真卿造像》。画像上,挂着中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写的四个烫金大字“书坛领袖”,生动有力。
肖像两侧的对联是沈鹏先生写的,他曾任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内容是:“书法见精神,两个三个帖子,名列前茅,名列前茅。”。这三件事也是整个祠堂唯一的展品。
颜真卿曾指挥20万军队
据《老唐书·颜真卿传》记载,开元22年(公元734年),颜真卿、唐玄宗中进士四次被任命为御史。天宝八年(公元750年),颜真卿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调离北京,降为平原县(今山东陵县)太守。谁想到这次调动取得了颜真卿的千古成就?
平原县属于权臣安禄山的管辖范围。颜真卿上任后,看到安禄山有谋反之意,就私下修缮城市,囤积粮食。天宝14年11月9日(公元前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真的叛乱了。除了平原县,河北省24个县都失去了其他城市。
唐玄宗听说安禄山叛乱,叹了口气:“河北二十四县没有忠臣!”后来听说颜真卿一个人坚持,叹了口气:“我不知道颜真卿的形状是什么,我做了什么!”
仅仅33天后,安和史叛军就打破了东都洛阳,并在潼关驻军,打算直接与长安作斗争。颜真卿趁机说服河北17个县回到朝廷。颜真卿被推为联盟领袖,领导20万军队横扫燕赵,使叛军无法攻击潼关。
[img]62597[/img]
网络配图
第二年,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即位为肃宗。颜真卿被授予河北招使,河北平乱。到德国两年(公元757年),颜真卿在凤翔见到了李亨,被授予宪部(即刑部)尚书职务,后来被提升为御史医生。
升州刺史在任何内设置放生池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颜真卿调任浙西节度使升州刺史。此时,虽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但长安、洛阳两京也已收复。因此,颜真卿向唐肃宗写了一封信,要求设立一个放生池,以示皇帝的智慧、智慧、力量和广播爱。
他在《天下放生池碑铭序》一文中说:“从洋州兴道开始,吉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西,到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结束。临江带郭,上下五里,各放生池,81个。”现在,1200多年过去了,南京乌龙潭是唯一一个可以考证这81个放生池的地方。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使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派太子太师,74岁的颜真卿作为使臣前往淮西劝说李希烈。
[img]62598[/img]
网络配图
颜真卿一到淮西,就被李希烈囚禁。李希烈软硬兼施,试图劝说颜真卿失败。唐德宗兴元年(公元785年),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被朝廷处死。李希烈非常生气,把颜真卿吊死在龙兴寺柏树下,76岁。
第二年,叛乱平静下来,颜真卿的棺材被护送回北京,埋葬在京兆万年颜氏的祖坟里。德宗诏书说:“器质天赋,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定不移。”为此,废朝八日。
20年后,唐宪宗李春即位,唐朝逐渐从连续战争造成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历史上被称为“元和ZTE”。为了纪念严真卿平定叛乱、设立放生池的成就,南京人民在乌龙潭建立了放生寺。放生寺经过宋、元、明、清朝修复。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乌龙潭放生庵也被战争摧毁。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曾国藩门生屠宗英升任江宁知府。这时,南京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灾难,可谓百废待兴。
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良,不忍杀人,屠宗英在放生庵的旧址上修建了祠堂,并亲自制作了纪念颜真卿的牌匾。由于颜真卿曾被命名为鲁郡公,祠堂也被命名为严鲁公祠,并保留至今。1982年,严鲁公祠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震惊:书法家颜真卿曾指挥20万军队平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