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策略吗?

火烧博望坡是刘备在荆州的一场战斗。战斗规模不大,但在《三国演义》中,由于这是诸葛亮指挥的第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具有非凡的意义。然而,在历史记录中,指挥这场战斗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本人。

建安七年(公元202),刘表想趁曹操北上攻打袁尚的机会攻打徐都,于是派刘备领兵出征。刘备率军北伐,一直打到叶县,靠近许昌,严重威胁中原安全。曹操调大将夏侯敦、于禁、李典反击刘备。新野县博望坡与曹军对峙,刘备将阵线撤退。对峙过程中,刘备派出少数部队与夏侯敦作战,故意败退,然后烧毁了自己的军营寨。夏侯敦认为刘备无法再战,打算向南撤退,决定率军追击。

[img]51995[/img]

图片来自网络

李典认为:敌人无缘无故撤退,怀疑一定有埋伏。道路狭窄,草深林密,是设伏的好地方。于是劝夏侯敦不要追。夏侯敦将军没有听从李典的劝告,于禁率军追击,留下李典守卫营寨。夏侯敦和于禁果然进入刘备的伏击圈,遭到攻击,战争不利。幸运的是,李典带领后队士兵和马来救援,以摆脱危险。看到夏侯惇救兵来了,刘备也不再恋战,双方撤兵。

从那以后,直到建安13年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双方才发生战争。刘彪死了,他的儿子刘聪投降了。在《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关羽、张飞等人从轻视到信服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确立了地位。那么,火烧博望坡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要说清楚这件事,首先要说清楚诸葛亮的出仕时间,也就是说诸葛亮什么时候加入刘备集团?建兴五年(公元227),诸葛亮准备北伐魏国。出发前,他给后主刘禅演奏,说:“......先帝不卑鄙,猥亵自己,三顾臣在草屋里,.....后值倾覆,当他被击败时,他被命令处于危险之中。尔来二十岁已经一年了。上疏被后人称为“出师表”。诸葛亮应在建安12年(公元207)加入刘备集团。裴松之注《三国志》还说: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以建兴五年上表北伐,自倾覆至今整整二十年。然而,刘备在败军前一年遇到了诸葛亮。也就是说,博望坡之战是五年前诸葛亮和刘备相遇的事,与诸葛亮无关。

[img]51996[/img]

图片来自网络

刘备依附于刘表,按照刘表的命令进攻徐都后,发生了这场战斗。总的来说,这场战斗的规模并不大,这是一场简单的撤退追击战。在撤退中伏击并不是不可预测的,这对刘备来说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李典可以看到并解释这一点。事实上,伏击战在撤退中的成功大部分时间来自追击者对敌人的蔑视。就像长勺战争中的曹琏一样,追击者通常不会“伏击”敌人是有序撤退还是失败。为什么普通人认为这是诸葛亮指挥的战役?这当然是《三国演义》的作用。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才华,作者在提出“世界三分”战略规划后,不得不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出色。博望坡之战只能给诸葛亮一个“惊艳亮相”的机会。

这样写三国演义合理吗?应该说,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在写博望坡之前,《三国志》有一个背景介绍:“曹操攻破袁绍后,从南攻打刘备。刘备派糜竺、孙乾和刘表交流消息。刘表亲自到郊区迎接刘备。上述客人的礼仪对待他们,增加了刘备的力量,让他住在新野。越来越多的英雄归属于荆州的刘备,刘表怀疑刘备别有用心,暗中防备他。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博望坡之战。既然“荆州英雄”中有那么多人“依附刘备”,为什么一个后来成为集团支柱的诸葛亮此时不能依附刘备?至于时间问题,为了塑造整个人物的需要,提前几年可以忽略不计。刘备这样不会“委屈”吗?或者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不会。刘备是集团的领导者,也是未来的皇帝。他的角色是用人和正确的人。至于一场小战役的普通策略,给诸葛亮有什么不好?此外,诸葛亮的想法需要刘备点头同意。

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诸葛亮在具体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成就!他的才能和成就主要体现在战略、外交和行政上。从战略上讲,诸葛亮看到了世界三分的大趋势,让刘备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遇,拥有了益州,建立了蜀汉国;在外交方面,曹操攻击荆州时,他说服刘备与孙权合作,促进了孙和刘的合作。后来,当他在后主时期掌握行政权力时,他与东吴和解,使蜀汉避免了双方的敌人;在行政上,制定了政策法规,使蜀国稳定,人民支持,死后深受人民怀念,有多少人能在古今做到这一点!说到具体的战役,荆州很少表现出来。刘备“如鱼得水”的诸葛亮怎么能说过去?说到具体的战斗,荆州很少有表现,这对刘备“如鱼得水”的诸葛亮怎么说?特别是,在这部战争小说中,没有战斗战略表现,顾问怎么能出现呢?既然刘备能把“鞭打督邮”这种事“借”给张飞,诸葛亮为什么要“借”刘备的火烧博望坡之计呢?!

[img]51997[/img]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刘备的“借贷”非常棒。诸葛亮烧了一把小火,然后第二把火来了,烧了新野。后来,情况变得更糟了。赤壁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曹操的80万军队,只有20多人逃回了徐都。还有一句谚语:新官员上任时有三把火!从那时起,很少有人知道刘备也可以有烧博望坡的策略。可以看出,这部文学作品真的很迷人。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策略吗?《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策略吗?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