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肉价格正在上涨,但猪没有任何“地位”。在古代,猪不仅是人们的主要肉类来源,而且还被用于日常祭祀。总之,猪的“社会地位”更高。因此,汉代的许多人直接被命名为“猪”:汉武帝原名刘智,汉武帝还有一位左将军,名叫荀智。
[img]42728[/img]
图片来自网络
猪甚至在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比如广为流传的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与猪有关。春秋后期,越国遭受吴国重创,勾践知耻后勇,愤怒图强。勾践的成功在于他不仅雄心勃勃,而且付出了实际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养猪业。当时越国养猪规模很大,有专门的饲养人员,也有像“猪山”这样的大型养殖场所,“鸡山、猪山,勾践以畜鸡猪。”
[img]42729[/img]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勾践号召养猪的目的,一是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奖励。“生丈夫,两壶酒,一只狗;生女人,两壶酒,一只海豚。”春秋时节,吃猪肉不像今天那么常见。普通人吃肉不容易,只有过年或者古稀之后才能享受。
[img]42730[/img]
图片来自网络
孟子说:“七十个人可以吃肉。”(孟子·梁惠王上)勾践用猪奖励人民生育,说明复仇的决心很大。养猪的另一个目的是强兵。说白了,就是提高士兵的食物,提高战斗力,为攻打吴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攻打吴国,食士也将攻打吴国。”(《越绝书》卷8)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代,肥肉可以强军。
为什么越王勾践要大力发展养猪业,向吴国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