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第一次北伐的形式。许多人说,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容易成功的一次,“中风闻起来,对朝野的恐惧”。事实上,关中地区的空虚是正确的,但如果诸葛亮这次趁别人不准备,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要你看看张和援军的到来速度,你就会知道诸葛亮没有足够的时间。这次的焦点之战是在街亭。
[img]37362[/img]
除了王平传,马苏先到的街亭几乎没有历史资料。事实应该是,马谡确实先去街亭一点,但时间很短,刚到街亭1-2天,张合的军队就已经到了街亭。从这里不难看出,从诸葛亮东击西把曹真带到马苏和张和激战街亭,诸葛亮没有足够的时间攻击长安是绝对错误的,虽然魏军没有驻扎在长安,但魏援军的到来非常快。这场战争对诸葛亮来说仍然很严峻。
[img]37363[/img]
街亭的损失略小于段谷。至于段谷一战的记载,魏国诏书是万计,但这显然被夸大了。“数千”的记录更为合理。那么街亭战争的损失,如果小于或等于段谷,也应该是“几千”。通过比较一些传记,魏国的传记都是大破之,毫无意义。而蜀国的传记,后主传一个说“不克”,一个说“破”。不克只是说没有胜利完成攻击任务,而被打破则是具体的伤亡。即使两者都略有减少损失,也可以说明街亭的损失并不大。这样,主传就可以用“不克”敷衍了事,而对于段谷来说,后主传只能直接记录“被打破”。看看马谡和姜维的记录,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姜维又传了一个“死者很重”,问题就在这里。士卒离散可以恢复,但很多死者无法恢复。这是否也意味着段谷的损失大于街亭?
[img]37364[/img]
通过比较两次战争的记录,不难看出街亭的损失略小于段谷。如果段谷的损失是“成千上万”,那么街亭的损失也应该是“成千上万”。事实上,在街亭之战中,双方之间没有主要的战斗,但马苏和张和战斗,损失了数千人,然后诸葛亮的主要撤军。诸葛亮在街亭的主力没有与魏军的主力作战,整体损失也不太大。
诸葛亮北伐时,马苏失去了街亭,造成了多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