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司马光认为让人民掏腰包的一切都是坏事

朱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司马光,说他承认了死亡的原因。他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司马光不知道。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同意免役法。苏轼也看到了这一点,与司马光商量,留下这些对人民有益的新法律。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

宋神宗死时只有38岁。这位雄心勃勃的理想主义者一生中只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发动变法。他只做错了一件事: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制度。我认为这和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可靠。在他的时代,他只能做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选择。

[img]34747[/img]

宋神宗放弃了,给他的继任者宋哲宗留下了一个混乱。哲宗只有9岁。这个年龄只适合依靠母亲的怀抱,显然不适合坐在龙椅上给大臣们发号施令。因此,另一个女人走上了前台——我们有一个专业的词,叫做“听政治”(当然,这必须是佛陀慈禧太后做得很漂亮)。这个女人是高太后,宋神宗的母亲。

宋神宗的母亲和宋神宗走了两条路。具体做法是任命守旧的元佑党人精神领袖司马光当宰相。司马光也不含糊。十多年的隐居生活把他逼成了“变态男”:他一上任就砍掉了“三板斧”,推倒了王安石辛辛苦苦建了9年的所有花园,甚至很少有人反对,对人民和国家都有利的免役法也不幸免。

朱对司马光看得很透彻,说他承认了死亡的原因。他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司马光不知道。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赞成免役法。苏轼也看到了这一点,与司马光商量,留下这些对人民有利的新法。苏轼是个直肠子,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道:“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司马光当然不高兴,自己走开了。苏轼又追进政事堂,司马光可这次“色怨然”。不知眉眼高低的苏轼又说了很久,还是打动不了司马光,出了政事堂气得大喊:“司马牛!司马牛!”

高太后和司马光除了废除新法律的“光”外,还尽最大努力将新党赶出“光”——全部赶出权力中心。蔡珍、张敦、吕嘉问、邓万、李定等大量变法“急先锋”被贬,甚至在新党内讧中退出的吕惠卿也被清算。他被贬建州九年。在此期间,他甚至不敢喝冷水。他担心自己会生病,被称为对朝廷不满。

[img]34748[/img]

旧党中的人也觉得他们对新党做得太多了。例如,蔡被贬后,他在流放的路上写了十首关于夏季游车亭的绝句,并被那些和他一起度假的人告诉了法庭。高太后很生气,并召集部长讨论如何惩罚他。文彦博建议将蔡真跨省赶到岭南。右相范纯仁担心地说:自从丁谓被贬后,没有人会再去那条路了。这条路一开,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被“跨省”。

岭南和海南当时是未开发区,瘴气重,是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

车盖亭诗案是继乌台诗案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最大的文字狱案(当然不能和清代文字狱相比)。元佑党人利用高太后对蔡真等人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了斩草除根的清算。在高太后和司马光的策划下,宋朝政治开辟了一个恶劣的先例: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这种不受约束的党派纠纷折腾了虚弱的宋朝,为靖康的耻辱预留了伏笔。

[img]34749[/img]

宋哲宗掌权,变法派得势,元佑党人被清算

所谓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只有十年后,世界才会再次逆转。那是未来。在这里,我们似乎忘记了宋哲宗,一个不应该忘记的人。

虽然宋哲宗很年轻,但他并不愚蠢。当他的父亲宋神宗接待辽国大使时,蔡真在宫殿里反复排练欢迎仪式。他感到非常困惑,问:“辽国大使是人吗?”


司马光认为让人民掏腰包的一切都是坏事司马光认为让人民掏腰包的一切都是坏事

,,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