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九门提督在清朝政治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清朝,九门提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他负责的步兵领导衙门的任务与皇帝的安全和政治稳定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会影响皇帝的废除。只有这样,九门提督在清朝以往的宫廷权力斗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满意,不重要,不能担任这个职位。

[img]33889[/img]

清代,京师内城共有9座城门,分别为正阳、崇文、宣武、朝阳、东直、阜城、西直、德胜、稳定。北京师范大学的驻军、警卫和公安机构被称为“九门步军巡逻五营领导衙门”,通常被称为“步军领导衙门”,长官被称为“步军领导”,通常被称为“九门领导”。九门总督领导满、蒙古、汉军八旗步兵、北京师范绿营马步兵(即“巡逻营”)。具体任务是驻扎、检查城门、逮捕小偷、禁止巡逻夜间等。

步军统领创建于清初,经历了几次变化。原来只有八旗的步兵营,到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同时提督京城九门事务(原兵部管理),康熙三十年(1691年),同时还负责巡逻三营事务。官称全称改为“提督九门步军巡逻三营领导”。雍正七年(1729年),官署命名为“步军统领衙门”。12年(1734年),官署在宣武门京畿道正式成立,9年后迁至北城帽子胡同,又称“北衙门”(也是负责审案的刑事部门,因为在南城被称为“南衙门”)。乾隆46年(1781年),增加了左右两营,成为中、南、北、左、右五营。因此,衙门主官改名为“九门步军巡逻五营指挥官”。

九门提督负责京师的警卫、治安,初为正二品,嘉庆四年(1799)改为从一品。统率部队长期保持在3万人左右,人员精干,装备精良。从机构、人员、职掌的角度来看,除衙门总部外,步军领导衙门还设有八旗步军营、巡逻五营、内外城市十六门管理机构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在步兵指挥下,有一名左右翼总兵,与步兵指挥同堂办公;八旗步兵营主要驻扎在内城,有一名左右翼尉(秩正三品)。

巡逻五营分布在外城和四郊,共23汛(每汛官兵370至580人不等)。中营驻扎在圆明园区,由副将领(从二品,隶属于总兵)领导,分为5个汛期;南营分为外城和南郊,下辖6个汛期;北营分为北郊,左营分为东郊,右营分为西郊。以上三个营地各辖4个汛期。南、北、左、右营设参将一人,游击一人。嘉庆四年来,又增加了一名左右翼总兵。左翼总兵控制南营和左营,右翼总兵控制北营和右营。

顺治十年(1653)在白塔山(今北海琼岛)设立了5枚信炮。如果首都发生暴乱、敌情、火灾和爆炸,他们将用金牌“奉命开枪”;内九门也有五个信炮。如果白塔开枪,九门信炮齐鸣。北京驻军官兵听到枪声后,立即分区待命。乾隆八年(1743年),信炮及其管理系统移交步兵领导衙门。

[img]33890[/img]

正是因为步兵领导衙门所承担的任务与皇帝的安全和政治稳定有关。可以说,九门提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会影响皇帝的废除。只有这样,九门提督在清朝以往的宫廷争权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朝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九门提督的候选人。他们不满意,也不重要。

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皇子间展开了激烈的储位之争。皇太子两立两废,争储斗争错综复杂。康熙61年11月13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病危,是日寅刻(凌晨3:00至5:00),紧急召唤诸王子、理藩院尚书、步兵指挥官(即九门指挥官)隆科多到昌春园病床前,命令以皇四子胤祯即位。胤祯奉命去斋所致斋,准备代皇帝主持南郊15日的大祭。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已经是第三刻了(上午9点到11点)。康熙帝(晚上7:00至9:00)去世后,隆科多(胤祯的叔叔)立即进言,让胤祯“先定大事”,再办丧仪。为了防止变化,当时任步军统领的隆科多立命铁骑四出。自14日至19日,京师九门关闭,全市实行戒严。直到20日胤祯正式成为皇帝,步军统领衙门才解除了京师戒严。

一百多年后,清朝的统治早已衰落,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一方面,国内农民起义火热,太平天国起义席卷东南半壁;另一方面,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接近北京。咸丰皇帝的六兄弟王一新被授予全权大臣,负责与英法侵略军事讨论。在议和期间,奕欣的主要得力助手是当时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的文祥。文祥还兼署步军统领,被委以办理城防、维持秩序的重任。但当时的权力中心位于被称为“行在”的热河(今河北承德),所有的政令都是由实际控制权力的苏顺等人发出的。不久,步军统领一职落在苏顺集团核心人物郑亲王端华身上。

[img]33891[/img]

慈禧太后一生中发动了两次政变,一次是“新友政变”,即联合恭亲王奕欣一举推翻了八大臣辅政制度;第二次是光绪24年(1898)发动的镇压维新派“戊戌政变”。这两次政变都是在九门提督的帮助下被禁军的。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病死,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被遗命辅政。当时,苏顺集团和两宫皇太后围绕“赞襄政务”或“垂幕听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步军统领”一职显然是势在必争的关键职位。由于没有人能占据绝对优势,双方只能达成暂时妥协:9月4日,端华让步兵领导一个职位,改为留守首都大师瑞昌,而端华“暂行步兵领导”,仍然带领热河宫的禁军。经过第一阶段的较量,慈禧太后和易欣决定回到北京后发动政变。这个决定是热河宫完全在苏顺集团的控制下,而新的步兵指挥官瑞昌则是由易欣和文祥推荐的,这意味着京师的警卫权已经回到了慈禧太后和易欣集团的控制之下。果然,回銮后的第二天,两宫与恭亲王联手扳倒了以肃顺为核心的辅政大臣。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经慈禧太后同意,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正式开始。然而,维新变法的措施触动了守旧官僚的利益,慈禧太后立即加快了政变的部署。其亲信荣禄早在光绪元年(1875)就兼任步军统领,20年(1894)再授予步军统领,并担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学位。1898年4月27日,荣禄署直隶总督几天后担任文渊阁大学士,控制北洋各军。慈禧太后命令刑事部尚书崇礼接手步军统领的职务,指挥首都师禁军,命令怀塔布管理圆明园护军,派坚决管理健瑞营(常驻香山)。经过这次安排,慈禧太后牢牢控制着京畿道地区、京师内外、宫禁要地的军队。尤其是新任九门提督的崇礼,被慈禧太后赏识,是反对维新变法的清廷元老。他指挥的首都禁卫军成了直接镇压维新派的刽子手。


九门提督在清朝政治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九门提督在清朝政治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几乎所有的名将都不懂政治:韩信死于政治斗争
  • 5000年,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将军。特别是在王朝变迁的时代,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指挥千军万马、招聘领域的壮丽本色。然而,上...

  • 初唐四杰]政治失意后入蜀 创造清新朴素的文风
  • 初唐四杰入蜀:公元1172年冬,诗人陆游从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到成都,经剑门,恰逢小雨。此前,陆游在抗金前线参与军事机密,...

  • 曹植有天才诗人的资格,但他如何追求政治成就?
  • 称绣虎曹植以其美丽的才华,在建安诗坛的领导地位,跻身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人之列。然而,具有天才诗人资格的曹植并没有...

  • 解密:为什么日本科举制度的发展命运不好? ?
  • 与其崇拜孔丘关羽,不如崇拜达尔文易卜生。 ——鲁迅的话与其说是对中国人的,不如说是对现代日本人的心声。 19世纪,...

  • 赵霁真是个昏君吗?宋徽宗早期的政治是什么?
  • 宋徽宗是亡国之君,宋徽宗是昏君吗?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不了解北宋徽宗,北宋是在赵霁王手中亡...

  • 元代政治特征 元朝政治上有三个创举是什么?
  • 元代政治特征 元代政治思想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与传统儒家政治思想相结合的。 [img]784044[/img] 在两种政治文化的冲突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