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把弟子带到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工资标准,他给了孔子6万的工资,但他没有给他任何官职,也没有让他参与政治事务。孔子在卫国住了大约10个月。因为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诽谤,卫灵公对孔子产生了怀疑,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所以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包围5天,逃离匡城。当他到达蒲地时,他遇到了卫国贵族叔叔的叛乱,再次被包围。逃跑后,孔子回到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的师徒从蒲地回来,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他。
[img]21246[/img]
从那以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几次回到卫国。一方面,卫灵公对孔子有好有坏,另一方面,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地方回来。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劳务人员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吃完了粮食,最后子贡找到了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免于死亡。孔子64岁时回到卫国。68岁时,他在弟子冉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他仍然受到尊敬。
孔子的家庭很穷。由于在乱世,孔子提倡的仁政没有展示的空间,但在鲁国治理的三个月里,强大的齐国也害怕孔子的才能,这表明孔子值得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政治上的不满使孔子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孔子曾经是鲁国的司寇,后来带着弟子周游世界,去东周向老子请教。最后,我回到鲁国,专心执教。
[img]21247[/img]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立学校的先驱。有3000多名弟子,其中72位圣人是著名的72位圣人。72人中有许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官员的支柱,并延续了儒家学校的辉煌。在这位“72位圣人”中,他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
[img]21248[/img]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虽然他不能成为一名政治家,但他的思想在后世流传了几千年,直到现在。我相信,如果他知道这种情况,他一定会暗自高兴。
寻找机会?揭露孔子为什么喜欢周游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