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前223)楚国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宿城区),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是抗秦名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之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坚大破楚军。第二年,秦军进攻齐(今安徽宿县东南)南部,他兵败被杀。一说自杀。据史料记载,项氏世代代为楚将,其家族被封为项国,是天下项姓的祖先。项氏以封地为姓,故姓项,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后裔。(一说项姓,原本来源于楚王室的芈姓,后来被封在项地,姓项。)
[img]10774[/img]
项家在楚国,世代为将。在战国时期,这个从西周时期开始统治数百年的超级大国,已经成为秦国爪牙下颤抖的肥猪。这一切都被打破了,直到项燕出现。公元前225年,强横不可一世的秦王政,已灭韩、赵、燕、魏四国。在中国地图上,只有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在瑟瑟发抖。秦王政锐利的目光投向楚国。秦国著名少壮派李信派出伐楚主将。
秦国20万军队首次亮相
在灭燕之战中,李欣率领数千名精锐士兵勇敢地追击贫困侵略者,打破了燕太子丹的主力军,迫使燕王杀死太子丹寻求和平,因此闻名于世。李欣的助手,名叫蒙田,后来击退了匈奴。李欣和蒙田率领20万名秦兵进入楚境。很快,他们先后击败了楚军,占领了平舆等重要城镇。有一段时间,楚人很害怕,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项燕临危受命,统率大军抗秦。他敏锐地发现了秦军的致命弱点:李信蒙田年轻轻浮,只领导了20万军队,根本无法占领楚国广阔的领土。只要等他们的锐气耗尽,然后掩击,就能赢。于是项燕一边调动大军做好战备,一边让前线城市自己坚守。李信深入楚国,转战多时,虽胜多败少,但也渐渐疲惫不堪。因此,他转身撤退,准备与蒙田汇合,短暂休息,然后制定计划。
这就是项燕等待的那一刻。他立即率领大军,跟随撤退的秦军勇敢追击!连续跑了三天三夜,终于在边境追上了秦军。李信扎下壁垒,负角顽抗。项燕挥舞着军队猛攻,打破了李信的两个大营,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率领的十几万秦兵损失了一半以上。在蒙田的接应下,李信拿出吃奶的力气撤退回境。这是战国时期秦军最后一次大败。楚军在整个战国时期也是唯一一次大败秦军。
[img]10775[/img]
谁厉害王坚VS项燕?
对项燕来说,这场关系到国家生死的战斗才刚刚开始。20万军队的失败不足以动摇秦国的基础。更激烈的战斗还在后面。果然,秦国换上了经验丰富的老将王健。在此之前,他告诉秦王,灭楚至少需要60万军队,李欣带20万军队是不够的。公元前224年,秦王将60万兵马送给王健,向楚国施压,在平舆地区扎营。
项燕知道与60万强硬勇敢的秦军决战意味着什么。也许,以前战胜李欣的强烈士气,足以在血战中击败强大的敌人,拯救国家。他还调动了全国军队,与秦军针锋相对,杀死了营前的挑战。
谁知道,王健的老谋深算远不如李信。面对士气高涨的楚军,他下令坚守壁垒,不允许上场!项燕用力打了一拳,现在空了。项燕深深地受苦了。他不敢轻易分兵攻击秦国其他地方,这将削弱主力,被王健打破;他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当将军。
但是这样消费,什么时候结束呢?如果齐能在这个时候出兵,无论是从背后攻击王健还是攻击秦国,都能改变局面!不幸的是,自从几十年前齐被乐毅打败以来,他一直接近秦国,现在不可能指望他们。
项燕是怎么死的?
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下,项燕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他手下的几十万楚军开始窃窃私语。与对面的秦军不同,他们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没有打架,这让他们怀疑和困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军队可能会自己崩溃。于是,项燕下令向东撤退,准备在后面休息。这就是王坚等待的时刻。他立即下令全军出动,向楚军进攻!长期相持不战,耗尽了楚军的精力,却让秦军积蓄了饱满的杀气。再加上吃得饱,练得好,勇敢更加三分。楚国主力被打败,项燕也死于乱军。楚国很快就灭亡了。
[img]10776[/img]
与楚国几百年来平庸的将领相比,项燕无疑是优秀的。他带领楚军给扫荡六合的秦始皇最后一拳。虽然只打掉两颗牙,但总比没有好。@ 在秦统一的大势下,项燕上演了一场普通人抗拒命运的悲剧。然而,历史的推移,毕竟不是戏剧,不可能有最后的结局。几百年来,楚国遭到秦国的侵凌,在同样凶猛的楚国民族心中,写下了血淋淋的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燕本人也可以成为楚国反抗暴秦的旗帜和偶像。甚至十多年后,当陈胜吴起义时,他不得不以项燕的名义复兴楚国。项燕旗下的反秦战争比秦统一的风暴更加激烈。
项燕的儿子项梁支持楚国王室的后裔,并在江南竖起了复国的旗帜。项燕的孙子项羽,勇敢无敌的西楚霸主,已成为埋葬秦朝的最大英雄。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带领楚军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军,杀死了秦将军王李。王李是王健的孙子。祖父母的仇恨以一种不愉快的方式得到了报应。项燕在春天下,足以闭上眼睛。
战国末年著名将领项燕: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