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人如其名。这句话用在三国时期曹魏将军夏侯敦身上真的很舒服。夏侯敦,字元让,安徽亳州人,曹操的同乡和亲戚。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故事是他的眼睛。
[img]2817[/img]
图片来自网络
夏侯敦的敦字,在《说文解字》中,是敦厚、大气、真诚的意思,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夏侯敦是非常合适的。据史料记载,夏侯惇从小就爱读书,长大后文武兼备。虽然他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军队里,但他一天也没有放下书,总是抽出时间学习。他是曹操军中罕见的儒家将领。罕见的是,他从不把自己当作皇室亲戚。他通常慷慨大方,勇敢而富有,从不吝啬,但他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周围的人都很钦佩他。据说他死后没有财产,最后朝廷命令埋葬他。
夏侯敦字元让,意思是谦虚相让,他确实做到了不慕名利,从不争权。他在战争中勇敢善战,总是冲锋在前。当他是地方官员时,他总是为人民着想。有一次,当他担任官员时,他遇到了一场严重的蝗灾。他亲自带领人民承担土壤,围成一个大池塘,解决人民用水问题,带领士兵向人民推广新水稻,最终帮助人民克服旱灾。人们钦佩他,曹操也非常欣赏他。他经常把他召进宫殿,和他讨论大大小小的事情。但夏侯敦每次都很谦虚,从不邀功,每次都很害怕。才让多疑的曹操信任他,把他的七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封为关内侯。才让多疑的曹操信任他,把他的七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封为关内侯。他死后,朝廷还埋葬了他的风景。
夏侯惇图片
因为夏侯敦的故事太精彩了,夏侯敦出现的任何地方都会失明,这与他英勇杀敌、威严的将军形象不相称。
[img]2818[/img]
图片来自网络
夏侯敦自己也不喜欢,同时曹操军营里还有一位将军,也是他们夏侯家的,叫夏侯渊。为了区分他们,人们通常给夏侯敦起个外号——“盲夏侯”。夏侯敦仍然是一个非常关注自己个人形象的人。他不想像张飞那样粗鲁。他每天照镜子,觉得自己失明的左眼很丑。其他人总是这样叫他。他很苦恼,也很忌讳这个名字。他每次都暗暗难过。
但平心而论,其实和夏侯敦的善良和勇敢作战,人们这样称呼他,确实有些不合适。夏侯敦也总是以失明的眼睛形象示人,仿佛他天生就是独眼,这也太不公平了。然而,在当前的游戏漫画中,虽然夏侯敦的形象仍然是独眼的,没有人能让他的故事太受欢迎,没有其他辉煌的地方,但人们仍然非常善良地把夏侯敦画成一个非常勇敢、非常聪明、非常健康的英雄,即使他只是三国故事中的配角,但仍然给了他一个地方,与张飞、关羽、赵云、吕布等大主角相比,他并不逊色,正是他失明的眼睛让他更加勇敢和锋利。我不知道夏侯敦是否知道几千年后人们描绘的他的样子。
夏侯惇拔矢吃眼
夏侯敦一生中最精彩的故事是拔矢吃眼。中国古典著名的《三国演义》第38次 “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对此有着精彩的描述。这是三国曹魏将军夏侯敦在小说中的精彩亮相。后来,经过戏曲和讲故事的大加演绎,它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后世很多展现夏侯敦形象的作品都把他描绘成了独眼的样子,这也成为了夏侯敦最大的象征。
[img]2819[/img]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故事也从一场战斗开始。据说曹操派夏侯敦当前军先锋,攻打吕布。他碰巧遇到了吕布的高顺军。夏侯敦渴望立功。当他看到敌人时,他立即站出来与高顺作战,战斗了几十轮。就在高顺身体虚弱,想转身逃跑的时候,夏侯敦那肯这么容易放过他,就没有防备就冲上去了。没想到,他被敌人埋伏,被吕布将军曹性暗中用箭射中左眼。血流直流。夏侯敦大喊大叫,迅速用手拔出箭,但出乎意料的是,因为力量太强,他甚至把眼睛拿了下来。今年夏天,侯敦不是一个简单的丈夫。他文武兼备。他从小就熟悉孔孟圣贤的书。他觉得眼睛也是父母的血变成的,不能轻易丢弃。然而,他在战斗前杀死了敌人。情况很紧急。没时间多想。夏侯敦吃了一口带血的眼睛,仍然勇敢地杀死了敌人,最后在马下杀死了曹性。但曹操大军却被高顺埋伏,全军败北。
后人评论说,夏侯敦虽然能拔矢吃眼,但也救不了曹军打败的大局,将军虽然勇敢,却无法扭转已定败局。
三国曹魏将军夏侯敦最终被埋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