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7月的一个晚上,天渐渐黑了。一位名叫赵的士人晚饭后和朋友聊天。突然,窗外有一道亮光,伴随着隆隆霍霍的声音,像雷非雷,像鸟鸟。赵士静等人赶紧出去看。他们看到一颗大流星从西北经过,声音像巨雷,尾长几十丈,光芒四射,速度很慢。在爆裂声中,他们终于飞向东南坠落。目睹者纷纷议论,有人说这是紫微星堕落,恐怕今年会发生大事...
[img]1077[/img]
图片来自网络
流星之事,记在时人笔记《十叶野乘》中。果然,当年10月21日晚(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在中南海颍台涵元殿死亡。那天早上,御医周景涛进去看脉搏。据他说,他看到“光绪仰卧在床上,盯着手指,可能想吃东西,但当时他周围没有太监。即使是宿舍里的器皿,也被太监们偷走了,只剩下一个玉鼎。光绪临终前没有亲属或大臣在身边,当被发现时,早已死亡多久。
据《清光绪外传》报道,10月初10日是慈禧太后的生日。虚弱的光绪去庆祝生日。进门前,值班的太监看到光绪扶着近侍的肩膀做疏松的动作。他可能担心跪下时起不来。但当他即将进去时,太监忽略了太后的旨意:“皇帝卧病在床,免费行礼,取消了贺拜仪式。”
结果证明,慈禧太后患有痢疾和腹泻已经一两个月了。毕竟,她已经老了。经过这样的辗转反侧,她已经变得越来越瘦了。她快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光绪回到了宿舍,心情似乎很好。被监视的太监看到了光绪的脸上表情,然后跑去告诉慈禧太后,皇帝听说太后病得很重,脸很开心。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我不能死在你面前!”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慈禧太后和光绪的病情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太监和宫女们一个接一个地看起来阴沉,整个宫殿都令人毛骨悚然。7月18日,庆亲王易匡将慈禧太后的命令送到普陀峪陵区检查寿宫。我不知道慈禧是否估计自己不能,或者光绪不能,或者两个人都不能。
7月19日,宫殿禁门开始增加警卫,所有进出宫殿的人都必须检查。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随时可能死亡,宫殿的气氛非常紧张。21日,龙裕皇后去颍台涵元殿时,光绪已经死了很长时间,当时没人知道。龙裕皇后心里害怕,哭了起来,跑到慈禧太后那里告诉光绪已经死了。慈禧太后听了之后,也只是长叹一声——这次她比光绪略胜一筹。
[img]1078[/img]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光绪遗体被准备好的吉祥轿车抬到乾清宫。因为光绪死前没有人在身边,当时也没有换寿衣。就在龙裕皇后指挥太监七手八脚安顿光绪遗体的时候,一个太监匆匆赶来报告,说慈禧太后不行。龙裕皇后惊慌失措,留下光绪遗体,带着太监赶到慈禧太后。当时太监李莲英看到光绪遗体放在殿里没人看管,心有不忍,便对身边的小太监说:“我们先把皇帝弄好吧?最后,在李莲英的指挥下,光绪的遗体被草草料理放入子宫。
就在隆裕皇后为光绪遗体穿衣时,慈禧太后也去世了,死于中南海仪鸾殿,74岁。慈禧死于光绪死亡的第二天下午,两者相差不到一天。
《清光绪外传》是清宫野史,不可信,但也透露了部分真相。另一位重要的当事人和摄政王载枫在日记中记载:20日,他病得很快。。。钦奉懿旨:醇亲王载枫被授予摄政王,钦佩这一点;另一方面,他承诺:醇亲王载枫的儿子溥仪在宫中受过教育,并在书房学习。钦佩这一点;再说一遍,余云没有被邀请入宫。无能为力,不敢再辞职,秦遵从申刻由府携溥仪入宫。又蒙召见,告知溥仪已交在隆裕皇后宫教养,钦此。...二十一日,贵酉酉刻,小臣载枫跪闻皇帝崩于颍台。…面承懿旨:摄政王载邈之子溥仪以继承大统为继承皇帝,钦此。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两段记录相互补充和重叠,但宫殿里的秘密,外人无法探索,是否有隐藏的感情,只能说是一个永恒的谜。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这两个清朝帝国的权力象征者和实际掌握者,作为历史事实,在1898年政变后一直存在着许多矛盾。虽然他们是阿姨侄子和阿姨侄子的血缘亲戚,但他们是政治上的竞争对手。在这场皇宫的权力斗争中,光绪从小就处于劣势,在过去的十年里更是郁郁寡欢,饱受打击。到@ 两人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身体和生命的竞争,体弱多病的光绪和衰老的慈禧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战争。
1908年,两人都意识到自己做不到,但都盼着对方先死。10月16日,慈禧太后和光绪召集了西苑勤政殿的大臣(也是最后一次)。据当天召集的新直隶学使傅增湘说,“太后看起来很累。据说痢疾和腹泻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皇帝脸色暗沉,声音无力,靠在座位中间垫了几个枕头,勉强支持。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两人似乎筋疲力尽,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img]1079[/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不幸的是,光绪首先倒下了。不可否认,光绪的生活是不幸的。正如云玉鼎在《崇陵传记》中所说,“缅怀先帝御宇不仅时间短,而且年轻、携带、长期禁止,最终损害了它的一生。没有母子之亲,没有夫妻昆季之爱,没有臣下侍从宴游之乐,平世齐民之福,胜于一人之尊。”人生苦短,血色残阳。也许光绪只有死了才能真正解脱。
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光绪终生活着,而死亡的日子正好是慈禧咽气的前一天。对此,朝野人议论纷纷,猜测里面可能的隐情。据《清宫琐谈》(清宫太监回忆录)称:“光绪临终时,当时英台共有6名患者服务,其中两人饿死,其余几人吃不饱。”又有三个人因为饿失血。”。光绪死前曾在床上叫医生周某,周某看到光绪两眼瞪大,四次用手指,知道光绪饿了,但环顾四周,真的没吃。后来,光绪帝渐渐沉默了。
启功还谈到了曾祖溥良的过去: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传出“快死了”的消息时,时任礼部书记的溥良和其他同级官员也日夜守候在慈禧太后的宿舍外,以防发生意外。大臣们整天都在恐慌,等着屋里哭,外面哀悼。因为慈禧太后得了痢疾,从病危到弥留的时间相对较长。等了很长时间的大臣们都有点虚弱,所以他们不在乎大臣们的礼仪,或者坐在台阶上,或者依靠走廊的柱子,每个人都感到疲惫和尴尬。就在慈禧太后宣布“死亡”之前,溥良看到一个太监拿着一个碗从宿舍出来,他站出来问太监是什么,太监说:“这是佛祖奖励万岁祖父的崩溃(满语“酸奶”)。“送货后不久,龙裕皇后太监小德张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死亡。而这边房子里的那个还花了一段时间才算完,也不知道里面是真的死了,还是密不发丧,要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袁世凯在1898年改革期间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并在关键时刻背叛了皇帝。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去世,光绪皇帝就永远不会原谅他,并借此机会秘密毒死光绪皇帝。虽然这种说法似乎是有原因的,但袁世凯当时的力量毕竟很难接近宫廷,所以没有可信度。
为什么光绪皇帝死后的遗体被草草放进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