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宽是南北朝著名的军事家,即使在中国的整个历史上也很有名。他一生经历了西魏灭亡,北周建立,为许多皇帝南北作战。他有显著的成就,可以被称为北周的第一个将军,有些人认为他是南北朝的第一个。
[img]421201[/img]
图片来自网络
20多岁时,韦孝宽开始带兵打仗。每一场战斗,每一场胜利,他都不断获得爵位,晋升官职。除了行军,韦孝宽还做过很多地方的郡守和刺史。在此期间,西魏的边境经常受到东魏的骚扰和入侵,有一次他来攻击韦孝宽所在的地方。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成功地将敌方将领之间的关系分开,然后通过不断的突袭,最终获胜,俘虏敌方将领,恢复地方和平。
公元546年,魏孝宽奉命镇守玉璧,不久东魏派大军攻打。东魏军队包围玉璧,日夜攻城,魏孝宽带兵坚守。东魏将领高欢为了攻城而不断改变战术,而韦孝宽随机应变,将其一一破解。@ 东魏攻城50多天,机关算尽了,不但没能攻下玉璧,还战死了7万多名士兵,精疲力竭,只能撤军无功而返。这一次,守城,成了韦孝宽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后人对他最受称赞的一战。
从那以后,无论是在西魏还是后来的北周,魏孝宽仍然带兵作战,以其辉煌的战功不断提升,官拜上柱国。580年,魏孝宽去世,享年72岁。
魏孝宽是什么样的人,从后人对他的评价来看,“纬武经文”、战略“奇秘长远”、“知兵而不知义”、"亲为国器"等。
[img]421202[/img]
图片来自网络
杨坚原是北周的宰相,但后来夺权登基,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魏孝宽是北周最能带兵打仗的将军。然而,魏孝宽并没有杀死那只野心篡夺王位的狼。具体原因不清楚,只能猜测。
580年,宣帝死亡,7岁的静帝继位,杨坚被任命为左丞相。作为一名辅政大臣,他独占大权,在当时的朝廷权势汹涌,已经开始表现出他的不忠。
当时,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尉迟有很高的权重。杨坚担心他会制造麻烦,所以他以会葬宣帝的名义召唤他,并要求魏孝宽取代他的职位。尉迟截没有束手就擒,他担心杨坚会篡位,于是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因此,魏孝宽被任命为元帅向东讨伐尉迟截。最后,他一步一步地打败了尉迟截,迫使他自杀。尉迟截起兵攻打朝廷,即使名义上是勤王也属于造反,这也许是魏孝宽帮助杨坚讨伐他的原因。
[img]421203[/img]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韦孝宽凯旋,但第二个月就去世了。第二年,杨坚成功篡位,改为隋朝。韦孝宽早逝,这也可能是他没有时间杀死杨坚的原因之一。
据说杨坚很早就被认为是谋反之相,但他最终多次逃脱了杀人之祸。也许这就是他的生命是否应该消亡,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北周朝廷内部利益纠纷。南北朝时期,到处都是门阀,而这些门阀之间,一般都有利益联系,不得不公开敌对。杨坚自称红农杨氏当时是个大家庭,而韦孝宽作为北周的将军,也很有可能与他有利益联系。
著名军事家韦孝宽为什么不杀夺权登基的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