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高允,北魏中书侍郎,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别人

北魏太武帝当政期间,司徒崔浩命令领导所有历史学家编造国史。王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云也参与了国史的编辑。这些历史学家在历史书上写了许多北魏朝廷的丑闻,并在石碑上刻了这些文字,这激怒了那些皇室人员。他们认为历史学家给了皇室一张脸,所以他们告诉太武帝,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怒不可遏,于是出现了一场文字狱,下令将参与史书编写的崔浩等人全部逮捕下狱。

王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把高云带到他的家里去保护他。第二天早上,他亲自带着高云去见太武帝,以便向太武帝求情。在路上,他告诉高云:“如果皇帝问你,你必须按照我的口径回答!”

[img]414511[/img]

见到太武帝后,王子说:“我在东宫和老师(指高云)相处了很多年。我知道他是一个谨慎的人。虽然他也参与了国家历史的编辑工作,但他的地位很低,在其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主任都是崔浩。请原谅他!见王子为高允求情,太武帝也有心要赦免高允,便问他:“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显然,太武帝正在为高允找到一步,只要高允顺着他的意思说“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没想到,高允居然说:“不,太祖纪是邓渊写的,《先帝纪》和《今纪》是我和崔浩写的。但崔浩管理的事情很多,只抓纲要。至于具体的疏忽,我写的比崔浩多。”

[img]414512[/img]

当太武帝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鼻子几乎歪了,他愤怒地说:“照这样说,你的罪过比崔浩还大。我怎么能饶了你!”王子很快为高允辩护,说:“高允吓坏了,胡说八道。我以前问过他。他说都是崔浩写的!”太武帝问高允:“是这样吗?”这相当于再次给他一次机会。

高云说:“王子这么说是为了救我的命。事实上,他从来没有问过我关于修复历史的事情。我说的都是真的,我并不害怕。”可以合理地说,高云是如此的不合理,不知道如何灵活,王子想救他也救不了,只有一条死路等着他。但出乎意料的是,高云的诚实、无畏的精神感动了太武帝。他没有坚持追究高云的责任,并当场下令原谅他。

[img]414513[/img]

当王子和高允回来时,王子责怪高允不知道该怎么办,以至于他一次又一次地激怒皇帝,给自己制造麻烦;但高允回答说:“根据历史事实撰写国史,讨论政府的得失没有错。我和崔浩一起写历史书,应该分享生与死的荣辱。如果发生什么事,我怎么能把它们都推给他?我很感激你想救我,但我不能说任何违背良心的话来生存!”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灾难来临时,许多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把责任推给别人,毫不犹豫地掉进井里漂白自己。然而,高允的做法恰恰相反。遇到困难时,高允并没有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是宁愿被杀也不愿污蔑别人,表现出令人敬佩的人生责任。“不能为了生活说违背良心的话”,是高允精神风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值得学习的生活原则。


高允,北魏中书侍郎,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别人高允,北魏中书侍郎,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别人

,

  • 高允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中书博士生平
  • 高允(390年―487年),渤海县(今河北景县)人字伯恭,南北朝北魏大臣。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

  • 北魏冯太后,历史上第一位女枭雄:杀戮决定 深谋远虑
  • 北魏献文帝之死与一位极品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位女性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枭雄,冯太后。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女性之...

  • 高允,北魏中书侍郎,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别人
  • 北魏太武帝当政期间,司徒崔浩命令领导所有历史学家编造国史。王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云也参与了国史的编辑。这些历史学家在...

  • 中国首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 居然是她?
  • 话说,北魏的开国之君拓跋珪是一个牛人,同时也是一个很变态的人。 说他牛,那是他善于抓紧时机,因势而起,扩张疆土,励精...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 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这些史官把北魏...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该有何伟大壮举
  • 魏孝文帝拓跋宏,即拓跋宏,亦即元宏,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五岁即位,聪慧机敏。在他亲政以后,为了巩固北魏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