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千古之谜:赵光义真的杀了赵匡胤夺取了王位?

公元976年10月的一个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在重病中召唤弟弟晋王赵光义议事。他周围的人都退休了。过了一会儿,有人看到赵光义在烛光下站起来离开座位,好像在躲避什么。然后他听到赵匡胤用斧头戳地声,喝了一杯:好吧。第二天早上,赵匡胤去世了,赵光义继位,历史上被称为太宗。这就是成语烛影斧声的起源。

[img]409047[/img]

临死前,宋太祖赵匡胤召见弟弟晋王赵光义议事,第二天早上去世。烛影斧声,又称斧声烛影,在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在野史上,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最为著名,记载: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王(赵光义),延入大睡,饮酒。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战胜的状态。喝完,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拄斧截雪,顾太宗说:好做,好做!遂解带睡觉,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五鼓,周庐者无所闻,帝已崩。棺材前太宗受遗诏即位。抓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痛,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汤沐。

[img]409048[/img]

这件事在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言说赵光义杀兄登基。由于当时没有第三人在场,所以一直有赵光义杀兄登基的传说。然而,历史对这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据说太祖当晚只是告诉晋王后事,而不是赵光义篡夺王位。据记载,杜太后曾告诉太祖,后周皇帝很小,他可以加上黄袍。传位应先传给兄弟,再由兄弟传回儿子,这样大宋江山才能永存。于是太祖命赵普起草盟约,藏在金匮里,历史上被称为金匮之盟。

[img]409049[/img]

赵匡胤,宋太祖,非常信任赵光义,军国大事都让他参与决策。但也有人说为太宗谋杀太祖篡位。首先,金匮联盟是太宗继位后的说法。此外,太祖长子赵德秀当时并不年轻,太宗迅速扫除了赵德秀、赵德芳、赵德昭等继承人的做法,令人怀疑。《宋史•太宗本纪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指为什么太宗即位匆忙将还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有金匮之盟,为什么太宗要迫害弟弟赵德秀等人抑郁?太祖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

但究竟太祖是否真的传给了太宗光义,因为没有第三人在场,这件事无人知晓,成了千古之谜。但是太祖生前出战时,都让赵光义留在都城,军国大事也让赵光义参与决策。太祖也曾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将来一定是太平天子,上帝赐予的福德,还要超越我。但赵光义继位后的各种事迹,不能让人怀疑他篡位的动机,但由于没有人能作证,烛影斧声成了千古悬案。


千古之谜:赵光义真的杀了赵匡胤夺取了王位?千古谜:赵光义真的杀了赵匡胤夺取王位吗?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