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蜀汉人才危机:诸葛亮为什么要提拔重用马苏?

建兴六年后,诸葛亮平定南方,驻守汉中一年多后,发动了对魏国的北伐。诸葛亮的突然出现,让魏国有点意想不到,@ 魏明帝曹睿不得不将仍在与吴国前线作战的张合调到西部,以抵抗诸葛亮的进攻。然而,负责督促前方部队重任的马苏却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张合断水后,他惊慌失措,指挥不当,最终被张合打败。诸葛亮进军失去了支持,不得不回到汉中。马苏以前没有指挥战争的经验。让马苏担任前线总指挥也是诸葛亮违背大家意愿做出的决定(非法拔苏)。此时,蜀国还有魏燕、吴毅等可用的将军。还有,刘备曾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他。

[img]403794[/img]

那诸葛亮为什么要提拔重用马谡呢?

诸葛亮要提拔新人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托孤重臣,刘备让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刘禅也很听话,马上让诸葛亮“开府治事”,就是让他成立行政机关,独立工作,有自己的行政团队。不久,他被要求担任首都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政治事务由诸葛亮决定,无论大小。诸葛亮也逐渐把丞相府和皇宫变成了一个整体,而实际权力在丞相府。诸葛亮并没有掩饰这种情况。他在师表中说:“宫中府是一体的,不应该有异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官员应该是“宫中”,成为“丞相府”的官员。比如“中都护”李燕,原本是刘备托孤时任命的“统内外军事”,后来成为丞相府的“中都护”。

诸葛亮在把皇帝的老人变成丞相府的“新人”的同时,也在提拔新人。比如马谡出事后,诸葛亮得到了一个姜维,他写信给留守丞相府的人说:“姜伯约...他的才华,永南(李邵)。、季常(马良)那些人都比不上他。“姜维在军事上非常机智能干,他既有勇气又有忠诚,又深刻理解兵法。而此时的姜维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能干”,而诸葛亮却立即提拔重用,封他为义将军,还封他为阳亭侯。此后一路高升,六年后诸葛亮去世,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并“统帅各路军马,加封平襄侯”。这一切都说明诸葛亮正在发现新人的选拔。

从姜维可以看出,诸葛亮在选拔新人,而在此之前,马谡是第一个进入他视线的人,马谡符合他的选拔标准。刘备时期,马谡曾担任越狱(xi)太守,中层官员。他善于讨论军事计划,并重视诸葛亮。临终前,刘备曾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诸葛亮不同意,仍让他参军。据记载,诸葛亮南征南中,马谡相送。他告诉诸葛亮,像南中这样的地方,应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计策,俘虏了他们的首领,释放了他们。南方人相信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南方再也没有反叛过。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谡对南中作战的话,就像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都是战略问题。虽然意义没有“隆中对”那么重要,但都属于“一言兴邦”的范畴。诸葛亮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马谡当过县长、太守、参军,缺少的是带兵打仗的实际经历。如果他能再带兵打仗,不是比姜维条件优越多了吗?

[img]403795[/img]

荆州集团人马苏

说到条件,马谡有别人不具备的一切条件。刘备的蜀汉官员大致分为荆州集团,包括跟随刘备的老团队;东州集团主要欢迎刘备进入四川;益州集团,即以成都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蜀汉的就业策略是重用荆州集团,笼络东州集团,限制益州集团。马苏来自襄阳宜城。他跟随刘备进入荆州,担任绵竹、成都县长和越狱太守。不用说,它在可重用的范围内。

魏延也是荆州人,诸葛亮不能选他吗?

魏延是跟随刘备入蜀的“老人”。刘备成为汉中王时,将首都迁往成都,选择一个人守卫汉川。大家都在谈论刘备会选择张飞,但不希望刘备任命魏延为镇远将军,守卫汉中,让他兼任汉中太守。刘备死后,魏延已经是镇北将军了。也就是说,魏延在刘备时期得到了重用,诸葛亮也没有给他太大的提升空间。就魏延而言,即使诸葛亮重用他,他也觉得应该。要感谢,他会先感谢刘备,然后轮到诸葛亮了。封建社会是一个专制社会,官员选拔是候选人,“推荐制度”对推荐人有连带责任。即使是后世的科举制度,被录取的人也应该终生把考官当作“老师”。无论诸葛亮多么优秀,多么无私,他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

[img]403796[/img]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

马苏被重用还有一个原因,马苏还是马良的弟弟。马良家五兄弟,都很优秀,当地人传说:“马氏五常,白眉最好。马良眉毛间有白毛,村民们会这么说。诸葛亮很快就离开荆州去蜀地,刘备入蜀。马良留在荆州,攻占罗城后,马良立即写信祝贺诸葛亮。刘备有益州,马良被任命为左将军。马亮出使东吴,行前对诸葛亮说:“今天接受君主使命,协调和谐两国关系。我希望你能把我的情况介绍给孙权将军。诸葛亮让马梁自己写这封信,马梁以诸葛亮的名义写。到东吴后,孙权果然给予了十足的尊重。这些事情发生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可见马良是多么平衡和协调各种关系,多么尊重诸葛亮。刘备临终告诉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刘备死后,诸葛亮经常叫马谡整夜和他聊天。很难说没有马良的理由。

马苏有这么多优越的条件,诸葛亮提拔重用他不是很容易理解吗?不幸的是,马苏街亭的失败让诸葛亮非常失望,诸葛亮对马苏的良好意图和殷切期望也白费了。


蜀汉人才危机:诸葛亮为什么要提拔重用马苏?蜀汉人才危机:诸葛亮为什么要提拔重用马苏?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