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全能范仲淹,文能拿笔创作名作,武能上马带三军

众所周知,“先忧后乐”来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经过几次背诵,它已经成为一句永恒的好句子。这也是他一生爱国主义的写照。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杰出的作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军事能力出众的指挥官。们将重点关注范仲淹在学校教科书中的军事成就。

50岁左右,范仲淹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作为知府。这时,一场重大事件震惊了全国,改变了他的命运。从那以后,范仲淹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活。

[img]396618[/img]

生活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的党项族人,原本属于宋朝。从宝源元年(1038年)开始,党项族首领袁浩突然又建了一个西夏国,自称皇帝,并派出10万军马入侵宋代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如其来的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里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边境更加尴尬。由于30多年没有战争,宋朝边防不修,士兵没有战斗。此外,宋朝将军范勇无能,延州北部数百英里的村庄大多被西夏军抢劫或夺走。仁宗与吕夷简商量,派夏松担任陕西前线教练;采纳当时副教练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担任副教练——陕西经略安抚招聘副使。后来,尹洙也被调到了西线。

进入北京辞仁宗后,范仲淹带领教练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他对报国的忠诚热情并没有降低。范仲淹亲自前线检查,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防御工事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军阵制度,采取严格的战略防御,就很难扭转战局。韩琦有不同的看法。他低估了西夏军的优势,激起了反复入侵的义愤,主张集中各种兵力,大举反击。为了请仁宗批准反击计划,夏派韩琦和尹洙回京。获得仁宗诏书批准后,尹洙奉命见范仲淹,请他和韩帅同时发兵。范仲淹和韩、尹虽然是至交,但认为反击时机还不成熟,坚持不下去。尹洙叹了口气:“韩公说,‘而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外’。你今天区区太谨慎了,看起来真的不如韩公!范仲淹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道高在哪里?”

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入侵渭州(今甘肃平凉地区)的战报。他立即派将军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追赶。追到西夏六盘山麓,却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围。任福等16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1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半路遇到数千名死者家属。他们喊着亲人的名字,祈祷死魂能跟着韩帅回来。韩琦驻马掩哭,痛悔不迭。

[img]396619[/img]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不是简单或消极的防御措施。当他第一次来到延州时,他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并进行了认真的裁员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当地居民选拔了许多民兵;并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根据军阶低高先后出战的机械临阵系统,也被他取缔,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取了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在宋夏交战区,建了堡寨。对边境少数民族居民,要真诚团结,慷慨优惠,严格制约奖惩公章。这样,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将军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自己,然后引军出发。没有人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即将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下令就地建城。建筑工具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只用了十天就建了一座新城。这就是著名的孤城大顺城,坚持宋夏夹界。西夏不甘失败,派兵进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构成了堡寨呼应的坚实战略体系。

范仲淹在从大顺城返回庆州的路上感到如释重负。第一年,在延州派种世衡筑青涧城,东北边防已经稳定。西夏军中私相戒议的话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们说:“不能轻易攻占延州,现在小范老子胸中有几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那样容易对付。”目前,庆州北部的边防一般接近巩固。只是他自己的身体,却觉得很累。现在是暮春季节,山上的野花刚刚开放。假如是在江南,早已百花齐放。他漫不经心地唱了四首诗:“三月二十七日,羌山见花;将军边事,春老未归家。”

转眼间,又是夏天和秋天。为了严格防御,范仲淹不得不前往大顺城等地进行调查。他今年54岁以上,满头白发,在朔风中摇曳。看着天空南飞的鹅,他心中有着无尽的情感。深夜失眠时,他拿起灯填满了这个词。连续几个“渔民骄傲”都以同样的四个字开始:“
秋天的景色不一样,衡阳雁没有注意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没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眠,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书规定了各级将领带领军队的数量。如果敌人入侵,地位较低的军官将带领军队进行抵抗。范仲淹说:“战将不选择合适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战顺序的标准,这是自取失败的方式。因此,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懦弱无能的将军,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华的人来代替他们。他还淘汰了老人和弱者,选择了18000名合格士兵,将他们分成六个部分,并要求每位将军指挥3000人进行训练,这改变了过去士兵不认识的情况。在战争期间,他根据敌人的数量,派遣他们轮流抵抗敌人。

[img]396620[/img]

范仲淹还积极召集士兵。事实证明,大多数守卫边境的人都是从大陆转移的腐败的禁军。这些人既不努力工作,又因为他们长期守卫家乡,战斗精神不高。他们从当地人民中招募士兵,熟悉山路,勇敢战斗,保卫家乡,士气高涨。精练士卒,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范仲淹能以身作则,士兵不喝水,他从不口渴,士兵不吃饭,他从不饿,朝廷奖励他的金丝分发给士兵。范仲淹奖惩分明,奖励勇敢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将领,当众斩首扣除军薪的腐败分子,毫不留情。这样,在范仲淹的带领下,西北军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这样勇敢有谋的将军,训练出一批勇敢勇敢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然是宋朝的一支强队。

在范、韩等人的苦心经营下,边境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西夏军将领之间也有很多矛盾。庆历二年后,边界从西夏向宋朝投诚的人陆续不断。宋夏人民都希望尽快停止军事行动。兴庆府(今银川市)与汴梁之间也开始秘密往返于双方议和的使节。双方正式就庆历四年(1044年)达成和议。宋夏恢复和平,西北局势转危为安。

结论:范仲淹于4年5月20日(1052年6月19日)在徐州去世,终年63岁。2000年12月,他被埋葬在河南省洛阳市东南万安山,并被封为楚国公和魏国公。


全能范仲淹,文能拿笔创作名作,武能上马带三军全能范仲淹,文能拿笔创作名作,武能上马带三军

,

  • 欧阳修参加过几次科举?欧阳修的作品有哪些
  • 欧阳修在北宋不仅在文坛还是政坛都是很有声誉的人,欧阳修在北宋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北宋的新文风,可以说欧阳修一生...

  • 另一方面,著名大臣王安石教唆宋神宗[享受世界财富]
  • 在西宁的第一天,宋神宗在与王安石交谈时称赞汉文帝宁愿取消建筑露台的计划,也不愿为世界省钱。王安石应该鼓励神宗以汉文帝...

  • 王安石变法注重风俗习惯的变化:通过多种方式消除奢侈腐败的风俗
  • 宋神宗执政时,宰相王安石力主变法,为后人所熟悉。然而,王安石并没有放弃“改变习俗”,而是认为改变习俗和立法同样重要,即“...

  • 王安石认为宋代的根本问题在顶层:官员队伍不专业
  • 列宁称王安石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发动改革之前,王安石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即财务官。当他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 揭秘:王安石被皇帝取消状元资格的原因是什么?
  • 考试有时取决于运气,这可能是一句名言,尤其是在著名的学校,有些人很穷,他们的生活错过了,有些人轻轻地参加考试,实际...

  • 王安石对熙宁变法的解读:关键问题在于官员队伍不专业
  • 列宁称王安石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发动改革前所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即财政官。当他担任三司度支判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