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人都熟悉多尔根。这个人不仅勇敢、足智多谋,而且掌管清朝政权七年,迫使顺治皇帝称他为皇帝的父亲——成为皇帝的父亲。
[img]394707' />
而且,就功勋而言,可以说,没有多尔根,满清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赢得山海关,进而统治整个中国。
所以,有些朋友会问——既然多尔琏这么牛逼,为什么还有人敢活活逼死他的母亲?
[img]394708' />
事实上,多尔根对此事有苦难言论——母亲去世时,她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根本无法阻止。
多尔根的父亲努尔哈赤一生中有15位后妃。幸运的是,多尔根的母亲纳喇氏(清史上著名的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受宠爱的妃子之一,并被授予妃子称号。
[img]394709' />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年辛丑,归太祖,年十二)。
努尔哈赤特别喜欢这个花季少女。原配皇后去世后,晋封阿巴亥为众妃之首的大妃,以示宠爱(孝慈皇后崩,立为大妃)。
[img]394710' />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阿巴亥先后为他生了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根、多铎。
一个能在短时间内为皇帝生下三个孩子的女人,可见其宠爱之盛。
然而,她的宠爱很快就随着努尔哈赤的死而消失了。
11年8月,努尔哈赤外出养病,病情突然恶化。
[img]394711[/img]
然而,在回来的路上,努尔哈赤并没有把豪格、皇太极等成年儿子叫到身边,而是只派人叫阿巴亥来看自己。
几天后,努尔哈赤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而让皇太极等人极度不安的是,在父亲病危的最后几天,只有阿巴亥守在他身边。
作为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女人,在这段时间里,她一定在父亲身边做了一些看不见太阳的事情——她很可能为多尔琏和其他人赢得了一些权力,甚至获得了皇帝的地位。
[img]394712' />
皇太极等成年儿子在努尔哈赤去世当天终于赶到了棺材前。
然而,在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哭泣,而是在思考最高权力的归属。
最后,他们否认了阿巴亥拿出的所谓努尔哈赤遗诏,并以父亲爱妃的借口强迫阿巴亥为死去的父亲埋葬——当时,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为死者埋葬活人的制度。
第二天,阿巴亥在大家面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img]394713' />
当然,阿巴亥不想死,她还有三个孩子。
然而,正是为了这三个孩子,阿巴亥最终选择了自杀——如果他不选择死,他很可能会和他的三个孩子一起死在皇太极和其他人手中。
为了表示葬礼不仅针对阿巴亥一人,皇太极等人还迫使另外两位平日不受宠爱的妃子为父亲(烈士,二妃)一起葬礼。
阿巴亥死后,多尔根和其他三兄弟一直很小心。在皇太极执政的17年里,他们一直服从他们的兄弟。就连皇太极也是皇帝,这是多尔根首先提出的。
[img]394714' />
由于多尔根表现出色,皇太极称帝后,晋封他为瑞亲王,让他统兵征服明朝和朝鲜。
多尔根并没有让皇太极失望,不仅多次赢得对明战役,而且还成功地降服了朝鲜国王李楚。
顺治皇帝即位后,多尔根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担任辅政大臣,开始掌握朝廷的实权。
[img]394715' />
之后,喜欢拍马屁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煽动部分官员进言,要求加封多尔根为皇父摄政王。
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忍辱负重,含恨地答应了这些大臣的要求,以免与多尔根撕破脸面。
[img]394716[/img]
顺治七年后,多尔根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对,强行将被皇太极等人逼死的母亲阿巴亥追封为皇后,还在太庙,让后世皇帝和后人世世祭拜。
就这样,在整个朝廷面前,打了皇太极的脸。
对此,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依然选择隐忍。
[img]394717' />
最后,一年后,39岁的多尔根在外出打猎时死于突发事故。
一开始,孝庄太后并没有对他们做任何事情,以稳定多尔琏的众党羽。
[img]394718' />
一个月后,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清理了多尔根的党羽——不仅治愈了多尔根的许多重大犯罪(虽然人们死了,但犯罪无法逃脱),而且完全根除了多尔根的遗毒。
当然,多尔根死于多项指控,他的母亲阿巴亥自然没有以前的特权,废除了多尔根时期封存的各种头衔和待遇,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为什么满清第一权臣多尔根这么牛,被逼死生母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