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有两个民族曾经最讨厌汉族。一个是两次进入中国统治的女真族(后来更名为满族),另一个是匈奴。
匈奴自西汉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大难题。无数英雄渴望有一天屠杀匈奴。永和元年春,南宫殿。在太后的指示下,北击匈奴的伟大事业正式开始实施。
[img]393968' />
永和元年冬十月,10月11日,以窦宪为骑马将军,攻打北匈奴。此时,匈奴仍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南匈奴在与北匈奴的战斗中输得越来越少。因此,南匈奴一直希望利用汉朝的军事力量恢复他们所失去的一切。
2
北匈奴长期以来一直在考虑应对联军的策略。只要他们等待工作,汉朝军队和南匈奴军队就会被打败。不幸的是,他们不知道,不仅匈奴人知道草原,而且一些汉族人也知道草原和沙漠。最具代表性的是耿冰。
十六年前,窦固将军从酒泉(甘肃酒泉)西进,直到天山,占领伊吾卢(新疆哈密),北匈奴汗国最肥沃的耕地之一,留兵垦垦。另一位将军是这次和窦宪一起出征的耿秉。
耿秉在军队出征前,对匈奴的风土人情、气候和地形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次出兵可以展示他的优势。窦宪看到军队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北匈奴的主力军,进退维谷。军队中的大多数士兵都有回到洛阳的意图。我们只能向耿秉咨询军队的下一个方向。
3
耿冰说,此时,即将到来的秋天,北方的气温也开始下降,水生植物越往北越稀疏。因此,北匈奴不能马不停蹄地往北走。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南转战,以免困住士兵和人民。
耿秉建议军队继续北进,同时加强派出更多探子,收集战略情报,找到北匈奴的主力军。窦宪听了这话,心情很好,所以军队继续分开向北进军,同时保持各方的信息畅通。
[img]393969' />
最近几天,汉军向北进军了500多英里,但他们从未见过北匈奴军队的踪迹。军队里的大多数士兵都生出了退缩的心。窦宪看到这一点时不禁担心。耿秉看到这一点,迅速向窦宪说话,暂时命令军队停止进军。
4
耿秉认为,汉军行了这么久,应该会和北匈奴大军作战。如果联军此时遇到任何一个北匈奴,都很难保证会赢。即使你赢了,你也只会“杀死1000个敌人,损失800个敌人”。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军队合并为一个部队,以确保你在遇到匈奴军队时的军队战斗力的绝对优势。不久,几支军队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和阿尔泰山东脉)会见了他们。
当军队进入稽落山(今蒙古吉尔连察汁岭西北)时,他们遇到了北单于统率的主力军。近日,汉军从未见过北匈奴军队的影子。乍一看,他们非常高兴。在将军的命令下,军队像过山蚂蚁一样向北匈奴奔去。
在双方部队的激烈战斗下,汉军击败了北匈奴军队。北匈奴军队崩溃了,只是利用混乱逃跑。嫉妒的汉军一直追赶私人渠道比亚海(今蒙古邦察干湖),杀死了以下1300名匈奴人,并获得了数百万多头,如马牛羊。
5
温犊须、温吾等81部电影归降,前后共有20多万人。窦宪、耿秉等将领登上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中护军班为其刻石铭刻,描述其伟大成就,流芳百世。
此时此刻,北匈奴已经精力充沛,很难翻起任何大浪,于是窦宪派吴洪和梁讽带着金丝招降北单于。赶上北单后,吴洪向他宣布了汉朝的威德,并给了他金丝。于是决定模仿呼韩邪单于,做汉朝的藩属,保国安民。
[img]393970[/img]
虽然东汉匈奴之战在当时的社会实际上非常不一致,但客观地说,它在促进中国地图奠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驱逐匈奴也是如此,他们几乎杀死匈奴,但他们的名声不如卫青和霍去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