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孩子和父亲的脾气和气质是最相似的,但朱元璋的强硬和霸道与他后代的温柔和服从完全不同。因此,他经常担心,在他死后,没有人能控制局面,稳定地坐在国家。
[img]393096[/img]
朱元璋和王子之间有一个小故事,可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朱彪善良软弱,不太同意父亲的铁血手腕。他经常给出建议和建议。朱元璋让他用手捡起地上满是刺的荆棘。朱彪站在荆棘旁,想尽一切办法。最后,他不得不放弃。朱元璋对他微笑着说:“如果你有尖刺,你很难捡起来。如果你把所有的刺都剪掉,很容易捡起来。现在我只是帮你清除未来可能威胁你执政的尖刺,这对你有多大帮助。朱元璋之所以喜欢大开杀戒,是为了帮助后代消除隐患,从而保证皇权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img]393097' />
朱元璋出身卑微,年轻时开始在江湖上游荡,遭受霸权欺凌和投诉。他小心翼翼地讨厌欺骗、狡猾和欺骗,渴望建立一个廉洁、公正、幸福、美丽的光明朝代。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指派许多人写法律,并亲自参与与与大臣的讨论和审议,然后制定和实施。20世纪70年代,他和刑事部一起制定了多达600条《大明律》。
[img]393098' />
法律制定完善,执行必须坚决。朱元璋始终坚持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不分阶级、不分高低的观念。朱元璋曾在粮草短缺的战争期间命令官兵禁酒。一位将军的儿子违反了这一禁令,当场被斩首。一位大臣求情地说:“为了将军在战场上杀敌,他饶了他一命。”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我宁愿我的将军起兵谋反也不愿破坏我的法律!”然后他自己刺死了他。
[img]393099' />
一些与朱元璋作战的大臣们认为自己有功劳,傲慢自大,不把这些法律当回事。即使有这么多教训,他们仍然走自己的路,任性妄为。比如欺负人民、占领良田、杀害官员的蓝玉,不顾礼仪等级建立了政府第一的周德兴。朱元璋认为,明知故犯、破坏法律、被处死是理所当然的,不存在喜欢杀人、随便杀人的问题。
[img]393100[/img]
朱元璋从草根成为一代皇帝,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战争中的杀戮、阶级的巨大变化和财富的差距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他开始变得多疑,不信任周围的任何人,有时会产生幻觉来区分这是真的还是梦,所有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慢慢地患上了被谋杀的妄想症。虽然锦衣卫的成立密布了各种眼线,但他仍然整天焦躁不安,为了彻底解决心脏病,肆意杀死心脏怀疑的威胁。他通过不断的杀人行为来增加内心的充实感,但即使杀了所有人,内心的自卑恐惧也伴随着他的一生,直到他去世。
明太祖朱元璋杀伐决策精明强干,是天生还是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