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很难做新媒体
大V云集,市场饱和
每个人手机上的微信官方账号
多不胜数
不搞点标题党鸡汤,蹭点时政热点
都难以立足!
[img]392538' />
但是,有个人!
他不在乎流量,也不迎合粉丝
做没有人愿意做的工作
记录3000年的历史
一写就是13年
[img]392539' />
司马迁,字长,陕西韩城人
(也有人说是山西河津人)
出身高知家庭
祖先代代在国家档案局工作
(当史官)
然而,司马迁从来都不是
读死书的书呆子
俗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img]392540' />
20岁时,他抓起背包
过长江,登庐山,观钱塘
去姑苏,看五湖,参观齐鲁
……
从南到北,江淮和中原遍布全国
顶级背包客的水平被浪出
主要是实地考察
[img]392541[/img]
经历过远方
回家的司马迁浪够了。
从那时起,一个疯狂的想法产生了
确切来说
这个疯狂的想法来源于他父亲司马的谈话
爸爸司马谈希望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
仔细地抚摸春秋至汉朝的历史
[img]392542[/img]
司马迁不满意
他想做的就是写一部电影
“调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言”
三千年横跨历史
没有一个历史上最牛逼的通史!
35岁时,司马迁子承父
担任档案室室长(太史令)的职务
从此开始了他
牛逼轰轰的雄心大计
[img]392543' />
但是没有人会料到
哪一个先来明天和意外?
当史官的行为
删贴、封号,请喝茶
是常有的事
只要不太过火,至少生活无忧无虑
[img]392544' />
司马迁刚准备好鸡血。
万万没想到
出乎意料的是,胡说了几句大实话
杀人之祸就招来了
[img]392545' />[img]392546' />
李陵事件:李陵,西汉将军,李光孙子。他率领军队与匈奴作战,战败并向匈奴投降。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遇到了一场灾难。
根据李陵与司马迁的关系
虽然每个人都是公务猿,一起工作
但是!
两人在家庭背景和地位上相当不同
基本上连微信好友都不是
更别说赞了
上头抓住他后
他很快就被判处死刑
[img]392547' />
根据当时的法律
面对死刑的人不想死有两种方法
一是免死50万,二是接受腐刑
(腐刑=阉割)
面对生死
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
能花钱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
问题是没有钱
那么50万元的概念是什么呢?
根据《居延汉简甲》记载
汉武帝时期,一石粮=35元
那么司马迁作为太守令作为太守令
年薪600石,即2.1万元
[img]392548[/img]
也就是说,50万
相当于他
24年不吃不喝白干
才能凑得完
除了工资,他根本没有钱
没有人愿意借钱。穷人负担不起
他不想死的唯一选择
就是腐刑
司马迁觉得被腐刑很丢脸,几乎想自杀
但作为编辑
每次想到稿子还没写好。
他忍了!
[img]392549' />
腐败后,司马迁没有抱怨别人
晚上不再有夜生活了。
而是节省时间
继续安静地写作
后来,汉武帝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
还给他升职加薪
(从太史令升职到中书令)
在别人看来
“尊宠任职”也许光鲜体面
只有司马迁知道自己有多苦。
[img]392550' />
直到公元前91年
司马迁在微信官方账号更新了最后一篇文章
[img]392551[/img]
从此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再无更新
《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全书总码52万字
从古代黄帝时代到汉武元狩猎
成为了
中国第一部纪传传体通史
连鲁迅都忍不住夸
[img]392552' />
司马迁选择了一条冷门的路
直到几年后
超级大IP终于成为中国文化之一
我们只能从他留下的作品中学习
敬仰他的风采。
对司马迁的趣评,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读完了司马迁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