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即位,建立明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统一世界,朱元璋派将军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洪武元年八月,大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仓慌北行,元朝灭亡。明军立即向西挥师,攻打山西,略定甘陕。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明朝兵分两条路,水陆并进,分别从陕西和湖北两个方向攻打四川明夏政权。同年7月,进入成都,夏后主明升势疲惫,出城投降。到目前为止,明朝基本统一了全国。
[img]390829[/img]
瓦尔密的巴匝刺
然而,在西南边境,守卫云南的元梁王巴匝拉瓦尔密占据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地位。他仍然把北元视为正朔,呼应了它,并打算恢复蒙元的统治。朱元璋多次劝说他投降,但都被拒绝了,被派去的人也被杀了。巴匝拉瓦尔密被云南山脉和河流所阻碍,
道路艰远, 虽然大明有百万勇师, 也很难鞭打,所以拒绝和解,更不用说投降了。
太祖平滇
为了消灭蒙元的残余势力,夺取云贵地区的控制权,朱元璋决定用兵,发动平滇战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8月,朱元璋命令将军简洁士卒,克期征服云贵。作为南征教练的候选人是英川侯友德,他被朱元璋比作西汉著名将军霍去病。有人可能会问,傅友德是什么样的人?我可以得到这个荣誉。
[img]390830' />
傅友德剧照
安徽宿州人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年轻时参加红巾军,随李喜喜进蜀,喜喜失败后,改事明玉珍、陈友谅,均不重用。朱元璋进攻江州时,傅友德率所属,朱元璋觉得自己与普通人不同,便任命为将军。鄱阳湖大战期间,傅友德驾轻舟击败陈友谅军前锋,身受重伤,但战斗越来越激烈,在泾江口击败敌人。明朝元年,随常遇春北伐,傅友德常为先锋,战无不胜,威震敌俘。特别是在太原之战中,傅友德以50骑兵击退了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率领的1万多蒙古铁骑,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洪武四年(1371年),与汤和分道伐蜀,一路过关斩将,蜀人闻之破胆,朱元璋作《平西蜀文》时称赞傅友德功劳第一。洪武五年(1372年),随征西将军冯胜北征沙漠,当时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只有傅友德大获全胜,七战七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纵观傅友德的一生,从无败绩,朱元璋称赞“傅友德是将军的第一名。”
南平云贵
云贵地区当时还不属于中国。云贵地区自公元339年以来,南中豪强川氏独霸宁州,先后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虽然这个以西南夷为主体的山区国家有时称臣纳贡为中原王朝,但它始终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形成了“开门节、闭门天子”的称霸局面。明初,云南、贵州的局势比较复杂。除了手持重兵的元梁王,还有各族土司武装盘踞,实力不容小觑。自元朝土司制度建立以来,当地少数民族酋长相当于“土皇帝”平日里,他们各自占山为王,一旦遇到外来入侵,就会联合起来抵抗。
[img]390831' />
傅友德将军剧照
洪武十四年九月(公元1381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大军从南京出发,逆江而上。沿途招兵,兵到湖广时征南大军人数达30万。后人称这一军事行动为“调北征南”。傅友德兵分为两条路,从东、北进攻云贵:北路由郭英率兵5万人,从蜀南沿武侯老路直至乌撒(今贵州威宁);傅友德亲率领大军从湖南辰、元进黔,攻克普定、普安。十二月,进入云南曲靖,在白石江大败达里麻十万守军,元梁王听到消息后上吊自杀,明军立即攻克昆明。第二年,进攻大理,俘段明。分兵攻占威楚、丽江等地,云南平定。
[img]390832' />
七星关-调北征南古战场
残元势力被清除后,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结束,当地少数民族的反抗依然层出不穷。例如,洪武15年9月,昆明土司杨朱利用明军主力在乌撒平叛、云南城防薄弱的机会,聚集了20多万人攻城。驻师乌撒的傅友德听到了这一点,急派穆英率领1万多人帮忙。
为了保持云贵高原的稳定,朱元璋指示傅友德:“南多山蛮伏,荆木丛生,攻则宜集众,守则宜诏抚,适长治久安,撤则反。于是傅友德沿着滇黔通道,在战略要地分兵部将,建立了卫所垦垦,数十万明军从此留镇西南。为了稳定军心,使汉族士兵“有亲属相依,有生理和平之心”,以免逃跑和脱籍。朝廷规定士兵必须带着妻子和孩子。同时,实行实滇镇守移民战略。据《明史》报道,江南、湖广、江淮等地的大量汉族移民陆续进入贵州、云南、根据《明实录》,仅在洪武、永乐年间,移民人数就达到了200多万。这种大规模移民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当地的民族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汉族人口首次超过少数民族。从此,云南和贵州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获罪赐死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傅友德班师回朝。以教练的职务攻占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为“颍国公”。面对傅友德,明太祖朱元璋对他总是有点不安,尤其是王子朱标英早逝后,他担心年轻的皇太孙朱云文无法控制这些傲慢的士兵,所以他开始编织各种罪行来杀害英雄。蓝玉案发后,傅友德虽然谨慎,但“兔死狗煮”的悲惨结局依然不可避免。至于这位名将的结局,《明史》只有“明年赐死”四个字。至于为什么要死?语焉不详。只有张岱的《石匮书》说得很清楚。
[img]390833' />
朱元璋,明太祖
据《石匮书》记载,自从蓝玉被杀以来,傅友德一直担心自己的成就和恐惧。洪武27年(1394年)冬天,朱元璋举行了一场盛宴。侍从退出菜肴时,发现傅友德没有吃完一道菜。朱元璋指责傅友德不尊重,说:“去喊你的两个儿子。”。那时,傅友德的两个儿子正在宫中担任亲军近卫。傅友德刚走出殿门,随后有侍卫传朱元璋的话:“拿他们的首级来。过了一会儿,傅友德带着两个血淋淋的头回来,扔在朱元璋面前。气氛顿时凝重,朱元璋也被搞糊涂了,有点下不来台,惊讶地说:“你怎么忍心下手呢!傅友德从袖子里拔出匕首,怒目而视,悲愤地说:“你只是想要我父子的头。于是在朱皇帝和百官面前挥刃自杀。明太祖怒不可遏,派人抄傅友德的家,并将其家属流放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云南和辽东。一代将星,就此陨落,结局令人叹为观止!
将云贵高原纳入中国版图的将军,为什么会以这样的结局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