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童贯是一位强奸的大臣,与高冢和蔡京并列。然而,不为人知的是,童贯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带领军队战斗的宦官,其战绩绝对不错。
[img]388808' />
由于童贯是宦官,被文臣鄙视,后世史书中很少提到他的战斗功劳,只放大了他的负面影响。小嘎拉认为,也许童贯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净身。否则,凭借他的杀戮功绩,他可能会在史书中排名宋朝名将。
童贯最大的战功是经历了西北多年,赢多输少。后来他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居然以宦官的身份封王。恐怕郑和比不上历代有前途的太监。
[img]388809[/img]
历史上的童贯,远没有小说中描绘的那么难以忍受。事实上,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曾带头,率军多次打败西夏,侵占其大片土地,共斩首数十万。三年来,宣和率军讨平方腊叛乱。宣和七年来恢复了全燕的境界。自175年汉奸石敬堂出卖幽云十六州以来,首次正式恢复,被封为广阳县王。如果没有后来靖康的耻辱,童贯可能会成为民族英雄。
[img]388810[/img]
史书记载,童贯身材高大魁梧,皮骨强壮如铁,眼睛明亮,脸色黝黑。乍一看,他充满了阳刚之气,不像阉割后的宦官,这可能与他近20岁时的净身有关。
蔡京主持国政后,推荐童贯监军西北部,旨在收复青海甘肃四州。童贯担任监狱后,随军前往黄川。当将军开战时,他突然收到了皇帝的手诏。原来宫殿着火了。皇帝认为这是一个不适合战争的迹象,并急于停止军队。童贯看到手诏后,若无其事地折起来塞进靴子里。军队的主要将军问他皇帝写了什么?童贯回答说:皇帝希望我们尽快成功。
[img]388811' />
童贯在这场战争中表现低调,他支持并配合领导将领,打了一系列美丽的仗,平息了西北部族的叛乱。收复四个州后,将领们兴高采烈地领功受赏,童贯则在庆功宴会上慢慢地拿出皇帝的手诏,传示军中将领们观看。大家看完都大吃一惊。领导将军恐惧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童贯回答说:“当时士气正盛,这样止兵,以后怎么打?主将问:“如果打败了怎么办?童贯说:“这就是我当时不给你看的原因。打败了,当然,我一个人去领罪。据说当时众将军“呼啦”一下子跪了一地,都感激佩服。
[img]388812[/img]
与此同时,童贯也做了另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战争结束后,一名绝望的将军被杀。当时,将军的妻子去世了。战争结束后,他的独生子流落街头,成了乞丐。童贯命令他找回来,当众认出孩子是正义的儿子。在生死场上战斗的将军们非常感动。
大宋帝国已经很久没有军事荣耀和荣耀了。这场胜利对大宋来说极其重要。童贯也成为帝国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他的英雄受到首都朝野的热烈欢迎,并长期照耀在帝国黑暗的西北部。
此后,童贯常年出没西北,主持该地区的军事工作。他带领士兵们连续打了几场胜仗,收复了积石军(今天的甘肃贵德)和桃州(今天的甘肃临涛)。从那时起,童贯成了真正的帝国柱石。
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他的杀伐功绩可以排在史书中的宋朝名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