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88221' />
司马懿,字仲达,年轻时被曹操征召,一生经历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位主人公,是曹魏四朝的老臣。然而,他并不是曹魏的忠臣——到了曹芳时期,他杀了曹爽,独占大权,架空了魏室,为子孙以晋代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人说,司马懿之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成就,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能力,还取决于他的生命。在他出人头地之前,他杀死了曹操、曹丕和曹丕三代英雄。的确,曹操比他大得多,曹丕和曹睿的生命太短,一人享年40岁,一人终年36岁。然而,如果曹丕和曹睿早逝,曹魏王室可能不会轻易架空。两位著名的宗族将领的早逝也是司马懿轻易掌权的原因之一。这两位名将分别是谁?
[img]388222[/img]
这两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被曹操视为亲子的曹休和曹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他年轻时改名,独自从吴地到兖州,投奔曹操。当时是公元189年。据记载,曹操把他当成亲子,让他和曹丕一起吃饭生活。由此可见,曹休当时并不老,他死于公元228年,走在曹丕面前。虽然他不能算是英年早逝,但他不是一个长寿的人。曹真,字子丹,是曹操的养子,他死于公元231年,走在曹睿之前。他们死后,曹魏宗室里再也没有人能和司马懿竞争过,这就导致了司马家族能够发动高平陵的变化,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导地位。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曹休和曹真终究活不下司马懿了,这件事怎么能验证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关于身份和地位
[img]388223' />
曹操族子曹休刚投奔曹操时,被曹操誉为“千里驹”。《三国志曹休传》记载:“使与文帝同止,见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这意味着他被曹操视为自己的儿子,衣食住行,就像曹丕一样,后来成为虎豹骑的统领。曹操死后,曹丕仍然重用他。曹丕在位期间,曾担任领军将军、镇南将军、征东将军。曹睿到位后,他是大司马,是曹丕选定的第一个孤独大臣。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和曹休一样,他被曹操视为自己的儿子。他也是虎豹骑行的将军,也是曹丕选定的托孤大臣。他的官职也很高,最后一直是官到将军。
[img]388224' />
更不用说他们在官职上压制司马懿了,他们的宗族地位也不容低估。想象一下,曹爽控制着政府,扰乱了政府大纲。最后,有些人愿意忠于他,以维护魏朝。更重要的是,曹休和曹真从来没有这样死过?如果这两个人中的一个没有早逝,司马懿就不敢以他们的地位和吸引力轻举妄动。即使司马懿豁出去,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
二、个人实力
[img]388225[/img]
如果曹休和曹真都是草包,无论他们的地位有多高,无论他们与曹魏的宗室有多亲密,都可能很难与司马懿竞争。曹爽是最好的负面教材。但他们不是草包,能身居高位,他们靠的不是曹操、曹丕、曹睿的提拔,而是自己的实力。曹休和曹洪一起参加汉中战役时,曹操曾经说过:“虽然你参军了,但你其实很帅。”曹休没有辜负曹操的负望,打败了张飞。曹丕征服东吴时,他“在洞浦打败了将军吕范。“在这两个人中,张飞是蜀汉的著名将军,他的能力自然不用说,吕范是东吴的著名将军,从孙策为江东效力,最后官员到司马,死后曾经让孙权珍惜。
[img]388226' />
曹真的战绩更加耀眼,就个人武艺而言,他曾一箭射杀猛虎;就用兵能力而言,他曾多次统兵有功。在内部,他平息了灵丘县的叛乱和酒泉张进的叛乱;在外部,他阻止了刘备,攻击了孙权,两次抵制了诸葛亮的北伐,期待着诸葛亮的机会。由此可见,曹真和曹休都是一代名将。他们的力量足以说服公众。如果他们不早逝,在法庭上压制司马懿并不难。
[img]388227' />
然而,如果没有历史,他们就不如司马懿长寿。一人死于公元228年,距离高平陵变化还有21年;一人死于公元231年,与司马懿掌管政治还有18年,真的很尴尬。
曹魏宗室最后两位名将,如果他们不死,就不会有司马懿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