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元末明初,朝鲜半岛也在上演一部改朝换代的大戏。成立400年的“王高丽”势力逐渐减弱,王室权力落下,朝臣党争不断。然而,此时,国基不稳定的高丽小朝廷仍然有“蛇吞象”的想法:他们计划在元军主力被明军歼灭的同时,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前,明朝派遣辽东一举吞并。
领导高丽远征军的将领是“李朝鲜”的开国太祖李成桂。能成为开国太祖,自然有其精明之处,至少比当时的朝鲜小朝廷精明。
[img]382293' />
李成桂
李成桂知道朱元璋领导的明朝军队刚刚打败了20万元军队,军队正在蓬勃发展。此时,征服中国辽东无异于触摸虎须。他拼凑的4万人甚至不足以“战斗牙齿”。@ 刚到鸭绿江威化岛时,李成桂就以天气恶化、江水暴涨为借口,要求撤军。
[img]382294' />
然而,高丽亲元派势力很快否决了这一“合理请求”。
也许,李成桂等等就是这个否决令——一个名正言顺“兵劝”的理由。
此时,李成桂率领的军队是高丽举全国征召的队伍。有了这支军队,李成桂很容易占领高丽都城。然后他废墟了国王,建立了另一个傀儡。四年后,他干脆成为了国王。
虽然李成桂已经坐在国王的宝座上,但他心里明白,他的举动毕竟是篡权夺位。为了堵住大家的嘴,李成桂又引起了临国的注意,但这次不是征兵,而是希望得到明朝的封臣,成为明朝的封臣。
[img]382295[/img]
朱元璋
因此,李成桂以高丽军民的名义报告了太祖朱元璋,要求选择高丽国王,并任命国号。
朱元璋也是一个聪明人。当然,他知道“选择”这个词的意思(或者你李成桂应该更接近我的明朝)。此外,此时,明朝政权刚刚建立,也需要得到周国的认可。然后他挥了挥手:
“东夷之号,只有朝鲜之称美,而且它来得很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裔。”
在东方,“朝鲜”这个词是最好的。既然他们来自远方,就把这个名字还给他们(李成桂给明太祖提了两个名字)。我希望上帝能同情牧民,让他们的后代永远繁荣!
因此,高丽更名为朝鲜,并沿用至今。至于后来朝鲜半岛又多了一个“韩国”,那就是另一个故事。
这个国家向中国求国号,朱元璋大笔定下两个字,至今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