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详细描述了魏蜀之间的“汉中之战”。可以说,“汉中之战”是蜀国真正建立三国的开始。
[img]382158[/img]
结果,“汉中战役”曹营将军夏侯元被黄忠杀害,曹操亲自带领军队难以改变失败的命运。曹操在汉中战役中惨败。他不仅失去了夏侯元,还把他“丢”给了蜀国;出乎意料的是,曹营最初是一个小人物,但最终成为了蜀军的重要将军。
曹操失去的人是三国后期蜀国重要军事将领王平,但当时王平只是曹营中不知名的“校尉”。
[img]382159[/img]
曹军在汉中战役中大败,王平在战争中被蜀军俘虏。虽然王平在曹营,但他没有得到重用,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降汉”。
作为“降将”,王平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刘备的重视。当时,他只被任命为“牙将”、说白了就是偏将。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王平才开始露头角。当时诸葛亮命令马苏守卫街亭,王平为副将军。然而,马苏擅长纸上谈兵,但在实战中却不堪重用。最后,他失去了北伐战略要地街亭。
[img]382160' />
当时王平多次劝说不听,只好退在马谡身后为策应。马苏大败,曹军蜂拥而至,王平见败势已定,并未逃脱,而是命令其下属严阵以待,准备迎战。当时蜀军狼狈败退,只有王平部队军容严整;曹军认为蜀军有伏击,不敢贸然进攻。后来,王平又聚集了被打败的蜀军,成功地回到了蜀汉。街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宣布北伐失败,蜀国至诸葛亮以下的全军都受到了惩罚,但王平因临阵冷静、用兵良好而被提拔。
在街亭之战中,王平成功地进入了蜀国将军的行列,并逐渐成为当时蜀汉政权中手握重兵的将军。后来诸葛亮去世,不忘斩魏延,王平成为魏延后汉中将军。
[img]382161' />
此外,此时的魏国曹营和“曹操”、“曹丕”、“曹睿”都去世了,现在皇帝是个孩子,叫“曹芳”。当时“曹芳”还小,军政大权落入曹氏宗亲手中,也就是曹真的儿子曹爽。曹爽知道父亲“曹真”和司马懿从来都不和,曹爽认为曹真的死和司马懿有很大关系。
所以曹爽的第一件事就是摆脱司马氏,但司马懿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早期的“辞职”被隐藏了起来。曹爽认为自己成功了,于是带领军队再次攻击蜀汉。
[img]382162' />
当时是王平守卫汉中,但手中只有不到3万蜀军;曹爽的魏军有10多万,诈称50万。在这种敌强我寡、力量悬殊的背景下,有人建议王平放弃汉中周边所有关口,撤军汉中城等待援助。
王平绝对拒绝了这个建议,但他命令蜀军在“兴势山”上据敌。蜀军根据兴势山的地形,立了许多旗帜,认为他们是可疑的士兵。果然,曹爽率军上山。在王平军的多次打击下,他最终被困在兴势山中进退两难。
[img]382163' />
曹爽领导的10多万军队的后勤补给线被王平掐断了。据史料记载,魏军在这场战争中伤亡惨重,只供应线上用于运输粮草的牛、马等动物。损失的数量是“一个国家的牛和马...魏境百里见不到牛”。毫无疑问,曹爽大败。这场战争,王平3万对10万,不仅赢了,还损害了曹魏的国力。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兴山之战是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同名的大型战役;曹爽的大败使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一举杀死了“曹”。到目前为止,“曹魏”名存实亡,曹魏皇帝成为司马的傀儡。不久,司马昭终于废除了曹皇帝,建立了“晋朝”王朝。
[img]382164[/img]
王平不仅是曹操手下的无名叛将,也是蜀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也是灭“曹”、立“晋”的关键人物。
他是曹营的小人物,成为蜀国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