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是唐玄宗不放过太平公主,而是太平公主不放过唐玄宗。
[img]382048[/img]
唐宫恩怨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部政治剧。这出戏不仅精彩,而且血腥。
这出戏的罪魁祸首是李世民。原来,李渊称帝后,李建成为王子,李建成做得很好。然而,李世民用武力杀死了他的兄弟李建成。他成了王子,然后强迫李渊退位。他成了皇帝。
如果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昏庸无能,历史一定会把他当成篡位者。偏偏他做得很好,政绩突出,以至于对他的评价很高,无论是朝中、民间还是后人。好像大家都觉得他篡位是对的。
这部剧的助推器是武则天。武则天不仅“篡夺”了儿子的位置,还“篡夺”了李唐的位置,将李唐的江山改为武周江山。更重要的是,武则天也做得很好。虽然有很多人对她不满意,但肯定她的人并不少。
李世民和武则天演唱的两部戏剧给了李唐皇室几种感觉:首先,你不能按照规则打牌,只要你的武力(或阴谋,阴谋也是一种武力)足够强大。二是通过武力获得的江山,只要自己做得好,就能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使武力政变的成本变得很低。第三,女人也可以当皇帝,做得很好(比如武则天)。
尤其是最后一点,在武则天之后的“后武则天时代”,唐朝有几个染指政治的女人。一个是李贤的皇后魏,另一个是李贤的女儿安乐公主,第三个是李贤的妹妹太平公主。@ 甚至包括上官婉儿。
魏后想效仿武则天对待唐高宗李治的方法,架空唐中宗李显。后来,她甚至和女儿安乐公主联合起来毒死了李显。
[img]382049[/img]
李贤被毒死后,太平公主想要扩大权力,魏后和上官婉儿想要建立李贤的儿子李重茂为皇帝,以掌握权力。这时,朝臣们扶起相王李丹,让他当皇帝,也就是唐瑞宗。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改变了态度,加入了李隆基,或者帮助李隆基杀死了魏皇后和安乐公主。
李丹成为皇帝后,对太平公主非常宽容,把朝鲜的许多权力都交给了太平公主。这样,太平公主就有了控制李丹、扩大权力、等待时机成熟的想法,杀死李丹成为皇帝。
起初,太平公主并没有把王子李隆基放在眼里。但后来,她发现李隆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李隆基很强大,那就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她开始攻击李隆基。
她攻击李隆基的主要方式是了解李隆基的趋势,然后在李丹面前说,李隆基想效仿李世民,强迫宫殿李渊成为皇帝。或者在民间散布谣言,让李丹怀疑李隆基。太平公主的目的是希望李丹能选择王子,选择一个太平公主可以控制的人。
当然,李隆基并没有闲着,他也在李旦面前说太平公主不是。
[img]382050' />
李丹是个聪明人。他自然明白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想做什么。毕竟,他们都是他的近亲。他采取的方法是公正的。不判断谁对谁错,喜怒哀乐是无形的。
然而,由于两人之间的纠缠越来越多,动作越来越大,李丹的公正方式,已经不可行了。换句话说,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退位来帮助李隆基。
李隆基成为皇帝后,太平公主自然走到了尽头。在朝臣的支持下,李隆基迅速采取行动,摧毁了太平公主的团队。@ 太平公主自杀。
随着太平公主的自杀,从李世民开始的唐朝宫廷权力斗争的戏剧也结束了。
唐玄宗成为皇帝后为什么要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