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屠杀英雄方面,明太祖朱元璋以此而闻名。明朝的开国元勋,除了唐和等少数人,都不会有好的结局。李善长、蓝玉等为明朝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全家都被杀,子孙后代也没有存在。有时,朱元璋杀害英雄,甚至他的侄子朱文正也不能幸免,他侄子李文忠的死据说也与朱元璋有关。
[img]381014[/img]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众多英雄中,有一个人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他不仅没有被鸟弓藏,还被任命为封疆官员,守卫云南。他死后,甚至被朱元璋封为王。这个人是朱元璋的儿子穆英。
7岁时,沐英和母亲一起出去逃避战争。不幸的是,母亲死在逃跑的路上,年轻的沐英无助,一路乞讨到濠州城,差点饿死。有一天,已经成为红巾起义军官的朱元璋在城里巡逻,偶然发现了穆英,并把他带回家。穆英聪明可爱,深受朱元璋和妻子马氏的喜爱。因此,朱元璋将沐英收为义子,并将他命名为朱英。之后,沐英与朱元璋南征北战,从义父、徐达、常遇春等名将身上学到了不少本事。之后,沐英加入军队,立下了许多战功。
[img]381015' />
1381年,朱元璋决定对占领云南的蒙元梁王发动灭国战争。于是,朱元璋任命穆英为傅友德教练副将军,带领30万人直奔云南。为了抵御明军的进攻,梁王派将军带领10多万人与明军隔着白石江立阵。同一天,白石江面上突然下起了大雾。穆英灵机一动,向傅友德提出建议,他愿意带领死队趁雾渡河,措手不及地杀死敌人。
随后,穆英挥手渡河,让擅长游泳的勇士队领先,让他们在对面的海滩上立阵。当这些先登勇士站起来时,穆英立即率领主力掩杀并击败了元军,杀死了数万名敌人,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后,穆英率领一支军队追逐北方,连败敌人,为云南的最终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img]381016[/img]
由于云南地处偏远地区,而且夷汉杂居,朱元璋认为这里应该有一位能干的藩王。选来选去,朱元璋还是觉得熟悉云南地形民情的沐英最合适,于是把他封为黔国公,命其永镇云南。沐英虽然是公爵,但实际权力远远超过明朝的亲王,沐英对云南的军政大事有最终决定权。与此同时,沐英还负责缅甸、越南、泰国等南方国家。在云南人眼里,沐英是他们的王,人们常称他的黔国府为“沐王府”。
穆英在守卫云南期间,尽了最大努力。他抚养少数民族,修复水利,振兴儒家思想,从大陆迁入大量人口,使云南的边境地区重新融入中国的怀抱。要知道,自唐朝以来,云南已经离开中国600多年了。没有沐英的努力,云南融入中国就不会那么快了。朱元璋对穆英在云南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多次表扬沐英,并说:“有沐英在,云南无忧无虑!”
对朱元璋来说,沐英既是忠臣最好的能臣,也是一个可靠的儿子,沐英从未受到朱元璋的怀疑,朱元璋也从未伤害过他。@ 穆英也和王子朱彪关系很好。在朱元璋看来,穆英将来一定会成为王子的支持力量,可以帮助他保住王位,朱元璋更不可能杀死他。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1393年),太子朱标不幸去世,朱元璋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祸不单行,还没等朱元璋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另一个打击又接踵而至。原来沐英在朱标的早逝中悲痛欲绝,每天痛哭不止,最后不幸感染,很快就去世了,只有48岁。朱元璋极度悲痛,将沐英追封为黔宁王。此后,沐英的子孙世代守卫云南200多年,直到明朝灭亡。黔国最后一代公沐天波,甚至为保护南明永历帝献出了生命。
[img]381017' />
“桃李不言自成”,穆英沉默寡言,却默默为云南人民做了很多好事。穆英死后,人民自发埋葬,为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嚎叫。穆英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应该永远铭记。
朱元璋在位时大肆屠杀英雄,却放过了这个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