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袁凯的生活简介,他是如何从朱元璋手下逃脱安度晚年的?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末当过小府官,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有一次,在浙南名士杨维真座上,有人展示了一首《白燕》诗,杨对诗中的“珠帘十二”、“玉剪一双”等句子十分赞赏,袁凯却说:“诗虽好,不尽体物之妙”,然后呈现自己的《白燕》诗。读到“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仍未归”等句子,“维祯大惊小怪,遍布座客。从此有了“袁白燕”这个美称。

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推荐为皇史,成为皇帝的近臣。《明史·文苑》中有袁凯的传略,在短短的二百多字里,除了解释他的生平行状外,还记载了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第一个是政绩。当他看到朱元璋轻易杀死英雄时,他委婉地说:“将军们习兵,不了解君臣礼物。请于都督府延(请)通过古代阅读者,让武臣们到都堂听讲。他们得到了保护家庭的方式。"朱元璋用心良苦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怀疑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句话而被杀。他剃光头当和尚,还当流寇毛贼,忌讳僧、光等字。生和僧同音,则与贼同音,也犯了他的大忌。一位官员掉了头,因为贺表里有“天生圣人,为民作则”。他的杀戮滥而酷,总是腰斩剥皮。明人的笔记《北窗琐语》记载了一个毛骨悚然的真相:中山王徐达夫人谢氏,“体力过人,铁器重百斤”,跟随朱元璋取得战功。因为没有文化,也就是“未知君臣礼”,朱元璋进宫看望亲姐妹般的马皇后,不小心说了一句“我家不如儿家(富裕)”的闲话,让朱元璋很不高兴。“枕边之言,中山宁(怎么能)不动心!于是安排妙计,召徐达入宫赴宴。席间皇帝亲自为徐达倒酒,同时告诉他:“今日卿免赤族之灾。徐达哪里知道,夫人在家里被御林军武士砍了。袁凯不能阻止皇帝滥杀,但他可以让英雄们不说错话。“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历史学家并没有失败,记住了这一笔。

[img]377829[/img]

传略中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袁凯自己的一句话,差点失去了老命。"皇帝想囚毕,命凯送皇太子覆讯,多所矜减。凯还报道,皇帝问:“我和王子是谁?凯顿首言:“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以凯老狡猾,持两端,恶之。恐惧,假装狂告免归。久而久之寿终。朱元璋让易文太子“练国事”,“每一个大狱,都要付论”。太子也觉得老子太狠,经常想减刑。显然很难让监察御史袁凯判断哪个是非。平心而论,袁凯的回答非常得体。然而,朱元璋认为他“狡猾持有两端”,灾难从天而降。

两端,又称两可,是郑人邓析在春秋时期创立的辩术。《晋书》说“有没有,但有没有”,《淮南子》说邓析“操两可,设无穷之词,数难子产之政”。事实上,有一个富家溺水迷茫,捞尸体的人“求金多”。双方陷入僵局,都去请教邓析。邓对死者家属说:“等着,别人家是不会买的。对捞尸者说:“等着,他在别的地方买不到。朱元璋认为袁凯用“两可论”来对付他,捉弄他,显然是欲加之罪...正史很简单,“凯怕,假狂告免归,久而久之就死了。"这十二个字,袁凯后半生冤深如海,命悬如丝。明代吴郡文人徐祯卿的《剪胜野闻》、朱允明的《野记》和杨仪的《明良记》都或简或详细地描述了诗人艰难屈辱的后半生。华亭学者陆深,本乡本加上本朝本代,他的《金台纪问》最详细、最具体。“太祖怒,下之狱”。三天后又放了他,还让他当御史,每天临朝,朱元璋指着他说:“是持两端!在这种情况下,袁凯不得不在上朝金水桥时装疯狂,“仆地不起”。朱元璋说:“风病不仁。“让人用木匠钻他的身体,“凯忍死不动”。这样,朱元璋才让他回老家。袁凯一回到华亭,就“铁索锁项,自毁形骸”。朱元璋仍不放心,说“东海走却大鳗鱼”,派人到华亭宣旨,“起为本郡儒学教授”。袁凯“目瞪口呆,唱《月儿高》曲”。使者还报告说他真的很疯狂。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特务跟踪观察。于是,袁凯“让家人用炒面搅砂糖,从竹筒里出来,状猪犬下,潜布在篱根水涯”,然后“爬到吃”。这样,朱元璋才相信他真的疯了,才得到了“以寿终”的结局。


明朝袁凯的生活简介,他是如何从朱元璋手下逃脱安度晚年的?明朝袁凯的生活简介,他是如何从朱元璋手下逃脱安度晚年的?

,,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